在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港股通ETF作为连接内地与香港市场的桥梁,已成为投资者多元化配置的重要工具。这些ETF通过跟踪特定指数,允许内地投资者便捷参与港股行情,尤其在科技、创新药、消费、金融和红利等领域表现出色。本报告从专业视角分析并推荐五个有特点的港股通ETF,包括港股通科技ETF(159101),聚焦其独特投资主题、业绩表现、风险因素及市场潜力。推荐基于当前市场数据,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帮助把握港股复苏机遇。报告数据截至2025年9月10日。
港股通机制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逐步扩展至涵盖更多优质港股资产。截至2025年,中国市场已发行数十只港股通ETF,这些产品主要通过沪深港通通道投资香港上市股票,受益于港股估值修复和政策红利。根据行业数据,港股通ETF总管理规模已超千亿元,年内资金流入显著,尤其在科技和消费主题上表现活跃。这些ETF的优势在于低成本、透明度和流动性强,能有效分散单一股票风险,同时捕捉港股的增长潜力。本报告选取五个代表性ETF进行深度剖析,强调其独特特点,以突出多样化选择。
华夏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基金代码:159101)由华夏基金管理,于2025年8月成立,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该指数精选港股通范围内科技行业龙头股,涵盖互联网、半导体、软件服务等领域,权重分配注重市值和流动性。
该ETF的特点在于其纯科技导向定位,与传统宽基指数不同,它聚焦高成长科技企业,如腾讯、美团和小米等,指数成分股平均研发投入占比高于市场平均水平20%以上。这使得它特别适合捕捉港股科技板块的结构性机会,尤其在AI和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截至2025年9月10日,基金净值达1.0368元,周涨幅2.93%,显示出短期强势。规模虽较小(约0.01亿元),但作为新发产品,流动性正逐步提升。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0.10%,成本控制良好。
业绩方面,自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约3.68%,受益于港股科技股反弹。但需注意风险:科技板块波动性高,易受全球供应链和监管影响;此外,汇率风险可能放大回报波动。推荐理由:对于看好港股科技长期增长的投资者,此ETF提供高效曝光途径,尤其在当前估值低位(指数PE约15倍),潜在上行空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