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可进入主页查看一个2003年入市老股民分享投资经验的所有文章!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前段写了一篇文章擒贼先擒王,投资当投强。
文章中写了几个科技指数,其中不论是恒生科技还是中概,亦或者恒生互联网等,其中都涨不过港股通科技,港股通科技就是互联网平台的王者。如果想投互联网平台的话,其实不如直接投港股通科技。
小伙伴留言询问,这个港股通科技指数是一只什么样的指数呢?
今天我就普及一下:
港股通科技,全称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指数代码:987008。指数选取3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调整后自由流通市值为加权,以反映港股通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于2021年03月8日发布。
应该说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编制方法比较新颖,有别于其他类似指数(见下面截图):该指数以港股通为选样范围,有效规避了QDII额度限制。选样指标上以剔除日均成交金额后10%的股票,取剩余股票日均总市值前30只股票构成指数样本股(集中度高)。还一个特别要求就是近两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大于10%或近一年研发费用占比大于5%,这个要求相当于严选了高研发高营收。另外个股上限为15%,属于顶配了科技龙头。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8月29日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分股全面覆盖互联网、电子、通信设备、生物科技、医疗器械、大数据、云服务、智能汽车、AI领域。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8月29日
而前十大权重股又聚焦了高成长的大市值龙头科技公司,总市值超10000亿港元的成份股占权重比49%(其中总市值在10000-20000亿港元间的占比19%,总市值超20000亿港元的占比30%),可以说大盘和龙头属性突出。在科技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有望利用自身资金优势、技术积累、规模效应、垄断地位等等进行滚雪球,具备长期更高成长性,同时有助于降低风险、提升胜率。
数据来源:国证指数网,截至2025年8月29日
业绩走势上,长期收益高于同类指数,2017年以来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累计收益超160%,年化收益达12%,近五年年化波动率36%,高弹性。
指数弹性方面,国证港股通科技锐度较高,成分股数量少(30只,中证为50只)、个股权重上限高(15%,中证为10%),龙头集中度更高,为指数带来更大弹性,年化波动率达到了36.2%。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0日
估值上,由于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连续大涨了两年,估值已经不在低估,但是由于成分股的高成长,消化了上涨的估值,现在查询红色火箭小程序看到估值市盈率TTM处于上市以来的35.32%分位处,还没有进入高估区域。
数据来源:红色火箭小程序,截至2025年9月10日
展望未来,从长周期的角度看,中国AI核心资产在港股,具备全球竞争力,海外资金关注兴趣明显提升。短期来看,H20解禁+算力需求强劲+国产模型迭代+外卖战降温,多重利好推动港股科技重回主线,具有补涨预期。
投资工具上,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个股选择难度大、风险高,借道ETF布局成为更稳健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已有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ETF产品,比如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便可一键配齐中国科技核心资产。$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6496)$
更多投资方法都写在《慢即是快:一个投资者20年的思考与实践》这本书中$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OTCFUND|01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