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潜夫论明暗》

巴西ETF“便宜”?
2只巴西ETF上市首日,表现尚可,全天都处于明显溢价状态,没有辜负参与认购的基民,开盘涨停卖出的基民更是收获不小。不过由于申购额度比较高,溢价后续并没有维持下去,QDII产品额度充裕的话,还是比较难出现明显溢价的。
在炒作阶段过去后,又有开始分析投资价值的,一个很吸引人的点是“市盈率不足10倍,股息率超过5%,对比A股极具吸引力”。
单看市盈率和股息率那确实很有吸引力,但信息很显然是不全的,股息率不能单独看高低,是要跟无风险利率来比较的。巴西当前的基准利率是多少呢?
15%!
相信当大家看到这个数字,就不会觉得“市盈率不足10倍,股息率超过5%”很有吸引力了……
历史估值的陷阱
很多人喜欢用历史估值数据来择时,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参考,但是有些时候容易落入价值陷阱。
一个行业的发展周期,大概是4个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不同的阶段,对应的估值水平是不一样的。
其中从成长期到成熟期,是最容易落入陷阱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行业从成长风格逐渐转为价值风格,估值水平通常要降低不少。以前的极限低值,到了新的阶段可能就是合理值甚至合理偏高一些……
以为是买到了极限低价的资产,其实不仅不便宜还偏贵一点,就会很尴尬……在接受历史估值这套理论的同时,还是要了解一下周期论的,对于估值水平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虽千万人吾往矣
趋势是需要敬畏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趋势都是完全合理的,市场往往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作为基民,可能并没有那么极致的偏好,要不还不如下场直接投资。相应的可能就没有必要在两头蹦迪。
鼎盛的时候肯定是各方面显得都很繁荣的景象,否则还叫什么鼎盛呢?但是这也不妨碍最终还是要均值回归,或早或晚而已,回归越晚可能力度越大。
势头正盛的时候,很难容得下质疑,但是作为旁观者,如果没有极致的偏好,确实没有必要掺和。赚自己认知内的钱,自己不会别扭。赚自己认知外的钱,很可能是要还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