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存储芯片市场迎来结构性巨变。NAND闪存合约价格大幅上调50%,远超市场预期的5%-10%涨幅,直接触发创见、宜鼎国际等模组厂暂停报价出货。这一轮由AI驱动的存储超级周期,正重构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价值分配逻辑,而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凭借其33%的长江存储含量,成为捕捉这一历史性机遇的核心载体。

SNDK的激进调价策略背后,是AI数据中心需求对传统消费电子的颠覆性替代。据SNDK财报披露,2026年数据中心将首次超越移动端成为NAND最大需求来源,单台AI服务器存储需求达到普通服务器的8倍。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将长江存储纳入持仓权重达33%,精准锁定国产存储技术突破带来的价值重估机会。
从产业链视角观察,存储超级周期的持续性远超传统周期性波动。TrendForce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NAND合约价将再涨5%-10%,而机构普遍认为供需紧张态势将延续至2026年。这种长期景气周期的形成,本质上是AI算力革命与半导体制造工艺升级的共振结果。长江存储作为国内唯一3D NAND原厂,其母公司长存集团估值已达1600亿元,股份制改革后已具备直接IPO条件,预计2026年二季度前将向证监会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募资规模或达300-400亿元。这种资本化进程与ETF持仓形成战略协同,使投资者得以通过ETF分享企业级存储市场爆发红利。

对比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两者形成差异化布局。科创芯片ETF聚焦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前十大权重股涵盖寒武纪、澜起科技等算力芯片龙头,适合追求行业整体贝塔收益的投资者;而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深度聚焦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领域,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设备厂商通过为长江存储提供KS机、沉积设备,形成“设计-制造-材料”的闭环生态。这种细分领域的深度挖掘,使ETF在捕捉国产化政策红利时更具弹性。
在国产化加速的背景下,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的战略价值进一步凸显。随着HBM、DDR5等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存储芯片行业迎来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双重机遇。这种从材料到终端的完整产业生态,使ETF成为投资者参与国产存储产业链自主可控进程的核心工具。
当存储超级周期遇上国产化窗口,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以33%的长江存储含量,构建起技术突破与资本增值的双重引擎。在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与全球存储产能结构性短缺的长期趋势下,这一持仓结构不仅锁定当前市场红利,更提前布局未来十年存储芯片行业的核心增长极。对于寻求精准捕捉国产半导体崛起红利的投资者而言,这或许是最具确定性的战略选择。
半导体板块关联个股: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华海清科、沪硅产业、安集科技、中科飞测、芯源微、盛美上海、华峰测控、天岳先进。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11月10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半导体ETF(159813)、科创AIETF鹏华(589090)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