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蛇年以来,A股市场人工智能板块强势崛起,通义千问Qwen3模型发布、政策定调“人工智能+”主线等利好持续发酵。
政策面上,4月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人工智能+”战略,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形成政策共振。中银证券研报指出,科技产业作为政策重点发力方向,AI产业链有望成为二季度市场主线。政策支持不仅停留在战略层面,更向技术突破领域倾斜。高层集体学习强调“构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体系”,直接指向芯片、基础软件等“卡脖子”环节。
技术层面,阿里巴巴通义千问Qwen3的发布具有标志性意义。该模型以1/3参数量实现性能超越DeepSeek-R1,成本大幅下降,标志着国产AI大模型进入“高效能计算”新阶段。开源策略将加速AI技术在金融风控、医疗影像、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渗透,例如海康威视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已落地工业质检环节,帮助制造企业提升良品率;科大讯飞智能语音系统在医疗场景实现病历自动生成,单医院年节约人力成本超百万元。
可以说,场景落地能力决定商业价值天花板。当前,医疗影像识别、金融风控建模、工业质检等领域的AI渗透率仍不足10%,而政策推动下的"AI+行业"深度融合,将催生万亿级增量市场。
与此同时,机器人板块随着AI技术的发展也同样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正以超15%的年均增速扩张,而人形机器人作为“AI+制造”的终极形态,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特斯拉Optimus量产计划加速、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市占率突破70%等里程碑事件,印证了行业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的质变。
国内政策层面,多项重磅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机器人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人工智能、通信技术与控制理论的深度融合。经济层面,集群机器人通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综合来看,在政策从战略引领到技术攻坚的全方位护航,技术从模型突破到场景落地的持续赋能下,人工智能板块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产业格局,场景拓展催生的万亿级增量市场更是为行业插上腾飞之翼;而机器人板块作为“AI + 制造”的典型代表,也正乘着技术与政策东风,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商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动能。想要把握这两个机遇的可以关注$科创板人工智能ETF(SH588930)$以及$机器人ETF基金(SH562360)$。#记录我的五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