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暖风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A股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结构性机遇。自2024年9月"并购六条"政策落地以来,资本市场活力持续迸发,截至2025年4月21日,A股新增并购重组事件突破2000单,其中重大重组案例达334单,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这不仅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更折科技产业深度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的强劲动能。在基本面韧性支撑与产业趋势共振的背景下,科技创新领域已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赛道,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为代表的硬科技领域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投资红利。
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人工智能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2025年国产技术突破捷报频传:国产算力芯片性能比肩国际顶尖水平,DeepSeek大模型以卓越的语义理解能力登顶全球访问量榜首,标志着中国AI技术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政策层面,"人工智能+"专项行动加速落地,北京、广东等地密集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推动AI技术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场景渗透。
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人工智能ETF(SH588930)$精准把握产业脉搏,其跟踪的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从上游算力芯片到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其中85%权重聚焦国产算力赛道,数字芯片设计领域占比更达51%。这种高纯度配置结构既顺应国产替代浪潮,又能充分捕捉AI技术迭代带来的超额收益。
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辐射效应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产业化拐点。2024年中国11家头部企业启动量产计划后,2025年行业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宇树科技、优必选等6家厂商规划量产超千台,叠加特斯拉Optimus数千台量产目标,预计全年本土产值将突破45亿元。这场"机器人革命"不仅重构制造业生态,更催生万亿级零部件供应链市场。中证机器人指数通过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等五大维度完整刻画产业链图谱,机器人ETF基金(562360)作为跟踪该指数的投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核心技术的便捷通道。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成本下降,机器人产业有望复刻新能源汽车的成长路径,开启十年黄金发展期。
当前市场正处于科技成长风格占优的战略机遇期。从宏观视角看,税务扰动倒逼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提速,政策工具箱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从产业周期观察,AI算力迭代、机器人产业化突破形成双重驱动力;从估值维度分析,经历前期调整后,科技板块已进入价值洼地。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借道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530)、$机器人ETF基金(SH562360)$ 等工具化产品,既能规避个股波动风险,又可享受科技创新的时代红利。当下正是借基入市、布局未来的黄金时点。#港股腾讯首次成为公募基金第一重仓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