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AI算力驱动存储芯片升级换代的大戏正在上演,存储涨价将引起全产业链共振,而本次涨价周期,国产GKJ技术突破已形成实质性进展,全国产产线建设进入加速期,存储领域作为国产化突破的先锋,其扩产周期将直接拉动设备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相关设备公司订单与市值增长预期明确。
盘中,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大涨超6%,、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半导体ETF(159813)涨势渐起。
从产业逻辑看,存储放量周期与设备需求呈现强关联性。2025年将成为国产存储大放量元年,两家头部存储企业IPO及新厂扩产计划持续落地,推动全年扩产规模较上半年预期提升。至2026年,行业扩产预期将突破12万片/月,单万片Capex投入随技术节点演进持续攀升,叠加国产化率从当前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内设备公司将直接受益于这一进程。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24日
具体到设备市场结构,3D NAND与HBM配套DRAM形成两大核心增量领域。根据测算,3D NAND单万片设备采购需求约10亿美元,2025年5-6万片扩产规模对应50-60亿美元设备采购需求,其中刻蚀设备占比40%、薄膜设备25%、光刻设备18%、清洗设备8%。HBM配套DRAM单万片设备需求约9亿美元,2025年6-7万片扩产规模对应60亿美元设备需求,刻蚀、薄膜、光刻设备各占22%左右。这一结构化数据清晰表明,刻蚀、薄膜、光刻设备将占据设备采购的核心份额,相关设备公司订单增长确定性高。
设备需求放量的底层逻辑在于国产化率提升与技术突破。国产GKJ技术突破后,全国产产线建设进入实质阶段,扩产预期进一步强化。存储作为率先实现国产化突破的领域,其放量周期对设备端的拉动效应显著。随着单万片Capex投入增加及国产化率提升,国内设备公司将在2026年迎来订单集中释放期。以核心受益标的为例,2026年订单规模有望实现翻倍增长,市值提升空间明确。
在资本市场层面,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通过精准配置存储产业链核心设备公司,直接捕捉这一历史性机遇。ETF成分股涵盖全半导体制造设备细分领域龙头,这些企业不仅受益于存储放量带来的直接订单增长,更通过技术迭代与国产化实现长期竞争力提升。当前,英某达等国际巨头在AI芯片领域的减配策略,反而为国产设备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将进一步强化国内设备公司的市场份额。
科创芯片ETF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24日
另外,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更加聚焦于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今日盘中一度涨近6%。大家还可以关注半导体ETF(159813),其覆盖设计、制造、设备全产业链龙头。
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通过聚焦存储放量与设备国产化两大核心逻辑,构建了高成长性的投资组合。随着2025年国产存储大放量周期的开启,以及2026年扩产规模与国产化率的双重提升,相关设备公司订单与市值增长将形成强有力支撑。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指数产品不仅是分享国产半导体产业红利的核心工具,更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的战略选择。
半导体板块关联个股: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U 、北方华创、韦尔股份、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兆易创新、长电科技、紫光国微。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24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科创芯片ETF指数(SH588920)$、$科创半导体ETF鹏华(SH589020)$、半导体ETF(159813)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