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2日,英某达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建设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并启动最高千亿美元投资。这一动作直接推高英某达股价4%,市值直逼4.5万亿美元。根据协议,OpenAI将部署至少10吉瓦算力中心,相当于800万美国家庭年用电量。英某达CEO黄仁勋透露,10吉瓦算力需400万-500万块GPU,接近其全年出货量,是2023年的两倍。
这场史诗级合作暴露出AI时代算力需求的指数级爆发。当全球科技巨头正在用资本重构算力版图时,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已悄然完成对国产算力产业链的精准卡位。不同于传统科技类ETF聚焦头部企业,该指数深度绑定国产化全链条,覆盖从先进制程芯片设计到生态适配的关键环节。
在政策强驱动与需求硬缺口的双重催化下,国产算力产业链正经历从单点突破到全链条突围的质变。以寒武纪为例,其最新AI芯片在特定场景下已实现与英某达同类产品的性能对标,在政务云、智能驾驶等垂直领域完成大规模商业化部署。这种技术突破并非简单的硬件替代,而是从底层架构到上层应用的全栈创新。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23日)
当前,国产算力产业链的核心战场已转向三大维度:先进制程工艺的持续突破、生态适配能力的构建、配套硬件的协同创新。
从市场表现看,科创芯片ETF(588920)的持仓组合已充分反映这一产业变革趋势。其成分股不仅包含算力芯片设计龙头,更涵盖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标的。这种布局逻辑在近期市场波动中展现出强抗风险能力——当国际算力巨头因外部因素出现供应链波动时,国产算力产业链反而因自主可控特性获得增量资金关注。
科创芯片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23日)
值得注意的是,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的编制规则特别强调对技术原创性企业的倾斜。在AI算力军备竞赛中,真正具备底层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从近期成分股调仓动态看,指数持续纳入在先进制程研发、生态适配创新方面取得实质进展的企业,确保指数始终代表国产化替代的最前沿力量。半导体ETF159813和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作为补充工具,前者覆盖设计、制造、设备全产业链龙头,后者聚焦半导体材料设备核心赛道,形成多维度配置选择。
全球AI算力大爆发,科创芯片ETF(588920)不仅是对冲国际供应链风险的避险工具,更是捕捉国产化历史性机遇的进攻型资产。当英某达用千亿投资筑起算力城墙时,中国科创芯片产业正在用全链条创新开辟新的战场。这不是简单的国产化,而是从单点突破转向全链条突围。
半导体板块关联个股: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U 、北方华创、韦尔股份、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兆易创新、长电科技、紫光国微。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23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科创半导体ETF鹏华(589020)、半导体ETF(159813)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