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芯原股份复牌即封20CM涨停板,市值站上965.2亿元高位。此次异动直接关联其核心战略动作——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芯来科技97%股权,构建“核心处理器IP+CPU IP”全栈异构计算平台。这一举措不仅补足RISC-V CPU IP短板,更强化了AI ASIC设计竞争力。
从订单数据看,芯原股份正经历需求爆发期。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公司新签订单12.05亿元,同比激增85.88%,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达64%;截至二季度末,在手订单30.25亿元创历史新高,已连续七个季度维持高位。这一数据背后,是其依托自主GPU/NPU等六类处理器IP及1600余数模混合/射频IP,为三星、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客户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与IP授权服务的硬实力体现。2024年,公司半导体IP授权收入规模位列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八,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全球第六,IP种类数量在全球前十企业中稳居前列。
此次收购的芯来科技,作为本土首批RISC-V CPU IP提供商,其开放指令集架构的CPU IP与芯原现有IP矩阵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全栈式平台化技术服务与可定制化差异设计,双方在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客户资源将实现深度整合,进一步挖掘细分场景需求,提升用户黏性。值得关注的是,芯来科技虽因股权激励导致短期亏损,但其半导体IP授权服务毛利率超90%,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已接近盈亏平衡,印证了高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壁垒与长期价值。
在国产化AI算力革命中,芯原股份的差异化路径尤为关键。当行业普遍受制于英某达等厂商的减配AI芯片时,芯原通过RISC-V开放架构与自主处理器IP的深度融合,在AI ASIC领域开辟出不受外部技术掣肘的国产化路径。这种技术路线规避了传统架构的授权限制,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算力单元的灵活配置,使定制芯片在能效比、成本优化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参与科创板芯原股份需满足50万元资产与2年交易经验的门槛。而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作为其十大重仓股的指数基金,提供了低门槛、高效率的投资通道。该ETF不仅覆盖芯原股份、海光信息等硬科技龙头,更通过分散投资降低个股风险,成为没有科创板权限的投资者分享国产化AI算力红利的优选工具。
芯原股份的涨停绝非市场情绪的短暂波动,而是国产化AI算力需求爆发的必然结果。当技术自主可控与市场需求形成共振,像芯原股份这样掌握核心技术、构建生态壁垒的企业,其投资价值将随着订单兑现与生态扩张持续释放。对于关注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的投资者而言,这既是一场技术革命的参与机会,更是把握国产化趋势的确定性选择。
科创芯片关联个股:寒武纪、海光信息、中芯国际、澜起科技、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沪硅产业、晶晨股份、东芯股份、恒玄科技。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12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科创芯片ETF指数(SH588920)$、$半导体ETF(SZ159813)$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