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板块相关基金: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
【市场环境:要素改革与降息预期形成双重利好】
国务院已批复的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和合肥都市圈等经济基础较好、牵引性强的区域,2024年这些地区的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成为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试验田”。这些试点不仅涵盖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要素,还支持探索数据、算力和空域等新型要素配置方式,以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同时,美联储9月降息的可能性已增大,8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仅录得2.2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升至4.3%,为降息提供了数据支持。历史经验显示,2024年9月美联储降息后,A股在两周内累计上涨近千点,此次降息若落地,预计将再次成为A股加速上涨的催化剂。(数据来源:中财网、中华网、东方财富网)
【科技主线:算力产业链或仍为核心,关注应用扩散】
近期科技板块,尤其是算力产业链,展现出强大的资金吸引力。截至9月11日收盘,创业板指拉升5.15%,CPO、PCB、服务器和半导体等AI算力产业链板块表现强劲。算力板块的强势并非偶然,背后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工信部明确将加快突破GPU芯片技术,目标是在2028年实现全国算力互联互通。目前,我国算力规模年增速达到30%,智能算力需求增速超过40%,预计到2035年,AI对GDP的贡献将超过11万亿元。在细分领域中,液冷、光模块和交换机各具特点:液冷赛道正处于横盘调整期,具备核心技术的龙头标的防御性强;光模块处于补涨阶段,800G光模块渗透率加速;交换机存在补涨空间,是算力板块补涨的细分方向。随着技术迭代和应用扩散,关注重心可逐步向AI应用和AI+(软件、互联网)方向调整,如智能驾驶和游戏等领域。(数据来源:iFinD、财联社等公开资料整理)
【新能源:业绩改善与技术反弹的双重驱动】
新能源板块已走出穿越情绪周期的行情,展现出持续向上的动力。从4月7日的A股底部来看,电池产业链概念股中超过60只个股实现股价翻倍。预计到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整体营收将达到1.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为7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4%。这一复苏主要源于下游需求全面回暖、全球市场加速扩张以及产业链盈利结构的重塑。尽管锂电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震荡阶段,碳酸锂价格已从2022年高点50万元/吨跌至7-9万元/吨区间,当前锂价接近部分矿山的边际成本线,行业进入产能出清阶段,2025年可能成为布局拐点。需求方面,新能源车渗透率正向50%迈进,储能市场预计到2025年锂电装机将达到1814GWh(同比增长22%)。在细分领域中,值得关注的方向包括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锂电设备、BC电池、硅片硅料和光伏设备等。(数据来源:雪球、东方财富网、新浪网)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科技主线短期仍具资金虹吸效应;新能源板块中,业绩改善确定性高的标的值得关注,相关企业盈利有望改善。此外,可把握医药医疗、食品饮料、传媒娱乐等行业核心龙头的中长线机会。同时,政策受益领域如土地流转、数据交易、金融支持等方向,以及外贸稳增长政策下的跨境电商和高端制造等行业,均可逢低布局。然而,需警惕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同时关注美元指数变化。此外,国产算力炒作的尾声风险也需留意,商业化需求不足的标的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科创芯片关联个股:寒武纪、海光信息、中芯国际、澜起科技、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沪硅产业、晶晨股份、东芯股份、恒玄科技。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