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斯2026年储能出货指引同比近乎翻倍,截至9月在手机订单达80GWh,全球储能市场正以年均50%的增速扩张。11月14日盘中,$科创新能源ETF(SH588830)$涨超2%,阿特斯作为第一大重仓股领涨。

新能源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随着阿特斯控股股东CSIQ公布2026年储能系统出货指引14-17GWh,同比增幅高达90%以上,一场以储能为核心的新能源革命正加速推进。
截至2025年9月,阿特斯储能业务表现亮眼,储能系统在手订单规模已达80GWh,其中北美市场占24GWh,欧洲、中东与非洲地区占37GWh,国内外储能需求持续高景气。
全球储能市场正在经历爆发式增长。业内机构预测,2026年全球储能市场增速有望接近50%,需求结构也将发生重要变化。
01 企业标杆:阿特斯储能业务翻倍增长,成行业缩影
阿特斯储能业务的迅猛增长成为行业焦点。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交付量达3.1GWh,同比增长20%,其中第二季度储能交付2.2GWh,环比增长超过140%。
更引人注目的是,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储能系统已签署合同的在手订单金额达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4.8亿元)。
增长势头延续到2025年下半年,第三季度储能出货2.7GWh,同比增长50%。这一持续增长态势为2026年的爆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阿特斯之所以能实现如此强劲增长,与其完善的产能布局和本地化策略密切相关。公司在美国肯塔基州的6GWh储能电池工厂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竣工,投产后可享受美国相关税收抵免。
与此同时,东南亚3GWh电芯产能也将于2026年上半年投产,年内计划出货1GWh。
阿特斯的成功代表了行业整体趋势——系统集成能力而非简单的硬件生产成为核心竞争力。大型储能项目投资大、技术复杂,需要本地化技术支持、电网对接和长期服务能力,这构成了较高的行业壁垒。
02 全球市场:三足鼎立,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
全球储能市场呈现北美、欧洲和亚太三足鼎立格局。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新获308个海外储能订单,总规模214.7GWh,同比增加131.75%。
欧洲市场占比超过五分之一,规模达48.08GWh;澳大利亚市场同样占超五分之一,为43.21GWh。美国市场2025年大储装机预计达18.2GW,AIDC需求高增叠加常规风光配储需求增长。得克萨斯州的电网波动和高电价使储能套利空间巨大,而IRA法案的30% ITC税收抵免极大刺激了项目经济性。欧洲市场则因新能源并网比例快速增加导致负电价频发,电网急需储能提供调频、调峰等辅助服务。意大利到2030年的配储时长预计达约5.1小时,较2024年的2.3小时增长1倍以上。
中国市场近期出台《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立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满足全国每年新增200GW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
新型储能将是保障系统灵活性的关键,到2026年新型储能装机需达到10亿千瓦以上成为行业目标。
03 需求结构:从“2小时”到“4小时及以上”的技术迁移
储能市场不仅规模扩大,需求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革。2026年储能市场需求将向“4小时及更长时长”迁移,长时储能成为主流。
2023年储能项目平均配储时长为2.15小时,2025年1-9月已提升至2.68小时,预计2026年将达到3小时。这一变化对企业的系统集成能力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AIDC配储成为新增长点。2025年是AIDC储能的“需求元年”,2026年将进入“交付大年”。随着AI硬件持续建设,配套储能系统将迎来规模化部署高峰期。
C&I市场也在加速渗透,在中国、美国和非洲的柴发替代场景中,商业和工业市场展现出比户储更强的增长韧性。鹏辉能源相关人士表示,其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储能行业需求爆发、产能释放及销售规模扩大,目前保持满产状态,订单需求旺盛。
储能电芯价格在第三季度出现小幅回升。InfoLink Consulting分析指出,国内储能电芯需求旺盛,头部电芯厂高位排产预计维持至2026年1-2月,实际成交价处于高位。
04 产业链影响:碳酸锂需求新引擎,供需格局重构
储能市场爆发正重构碳酸锂行业需求格局。瑞银报告显示,电池储能系统已成为锂需求中重要且持续增长的驱动力。
预计全球储能需求将从2026年的396GWh增长至2030年的873GWh,从2025年起的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4%。到2030年,储能需求将占全球电池总需求的22%-26%。
转换为锂资源需求,2026年储能领域将带来36万吨碳酸锂当量需求,2030年飙升至68万吨LCE。从增量角度看,未来几年储能产业带来的年均新增需求约9万吨LCE。
储能已成为锂电需求新的增长极,甚至被视为推动碳酸锂行业走出调整周期的关键驱动力。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储能电芯产量为355.1GWh,同比增长57.5%,增速超过动力电芯的45.6%。
05 投资逻辑:新能源板块的“强需求+反内卷+新技术”主线
新能源板块投资逻辑围绕三大主线展开。储能领域国内外需求共振,AIDC正在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锂电板块受益于储能和海外新车周期,需求有望进一步上修。风电则有望在“十五五”期间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
反内卷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光伏行业经过深度调整后,反内卷政策已初见成效。10月31日,11家多晶硅企业在上海开会讨论产能整合方案,预计近期光伏反内卷将取得阶段性进展。新技术迭代加速推进。固态电池技术持续突破,产业趋势明确。光伏领域的BC电池、铜浆料等进展积极,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市场表现方面,截至2025年11月13日,中证储能产业指数年内上涨66.39%,储能板块的强势表现反映了投资者对行业前景的乐观预期。
总体而言,近期国内储能政策频繁出台,加之美国缺电背景下储能需求预期的增强,推动了储能全产业链的通胀现象。我们观察到,板块行情正从下游系统商向中游、上游电芯及电芯材料蔓延。国内储能需求强劲,预计年底将迎来集中交付期,电芯厂商中标的储能项目增多,看好储能需求的持续景气,预计将带动电芯上游材料、电芯及系统环节的全线热度提升。
科创新能源板块相关个股: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 大全能源 、天奈科技 、容百科技、中信博、孚能科技、厦钨新能、三一重能。
(文中资料来源:腾讯新闻、中商情报网、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每经网、同花顺投顾平台;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