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ETF 159870
光伏板块深陷“反内卷”泥潭时,储能锂电凭借其强劲的基本面走出独立行情,成为新能源赛道最亮眼的增长极。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2025年6月触底反弹,一个多月内涨幅达36.9%,突破8万元/吨的盈亏平衡线。与此同时,314Ah储能电芯价格持续高位震荡,10月均价维持在0.3076元/Wh。
这一轮价格上涨并非偶然,而是储能锂电市场供需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信号。截至2025年6月,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101.3GW,首次突破100GW大关,较“十三五”末增长32倍,占全球总装机量超过40%。(数据来源:腾讯新闻、财联社)
01 需求端爆发:三驾马车拉动储能锂电高速增长
储能锂电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长。需求驱动首先来自国内新能源消纳的迫切需求。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网系统调用新型储能的顶峰供电能力等效于3座三峡水电站,成为电力保供的关键补充。
在政策推动下,储能调用能力显著提升,国内大量已开发项目处于待建状态,预计2026年需求将实现大幅增长。
海外市场同样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24年开始,美国、欧洲等地的电网侧、户用及数据中心配储需求激增。特别是在美国缺电容量情况下,配储已成为解决电力短缺的主要方案。
据摩根大通预测,2025/26财年储能电池产量将上调50%和43%,预计2030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将增至1630GWh。
02 供给端收缩:产业链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
供给侧的变化同样显著。2023年,中国锂电池及四大主材新增规划项目较2022年减少近一半,投资金额下滑46%。
随着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江西等地锂矿企业纷纷实施减停产措施,这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端收缩。到2025年,锂电产业链供需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扭转。
供给紧张态势在电芯环节尤为明显。多家电芯厂订单已排期至明年二季度之后,需求能见度显著增强。储能电芯价格持续高位震荡,314Ah电芯11月均价为0.308元/Wh,最低价微涨至0.273元/Wh。(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腾讯证券)
03 技术驱动创新:液冷储能与新材料突破
技术革新为储能锂电产业注入新动力。宁德时代2025年8月量产交付了全球首套5MWh EnerD系列液冷储能预制舱系统,实现了20尺单舱电量从3.354MWh到5.0MWh的跨越。
该系统采用新一代储能专用314Ah电芯,配备CTP液冷3.0高效成组技术,相比上代产品,占地面积节约20%以上,施工工程量减少15%,调试运维成本下降10%。
技术结构层面,我国已形成“锂电主导、多技术协同”的格局。除锂离子电池保持领先优势外,压缩空气、液流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也加速发展,处于全球并跑或领跑状态。(数据来源:中国科学网、中证网)
04 产业链整合:从“卷价格”到“卷价值”的战略转型
储能锂电产业正在经历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的深刻变革。随着电力市场规则完善,储能参与市场壁垒逐步破除,推动产业从“卷价格”向 “卷价值” 升级。
这一转变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体现。上游材料领域,碳酸锂价格回升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材料创新和成本控制;中游制造环节,企业致力于提升产品性能和安全性;下游系统集成商则专注于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价值。
企业战略也随之调整,从单一环节竞争转向全产业链布局。锂资源开发企业、冶炼加工企业、电池生产企业业务均向上下游延伸,实施纵向一体化发展策略。这种整合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中国储能企业国际化战略正从简单出口向深度本土化运营升级。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口覆盖222个国家及地区,出口额4348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294.5%。
出海模式也已升级,形成“电芯厂商+系统集成商+EPC服务商”协同出海模式,实现设备输出与运维服务一体化。
截至2025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22家企业在海外投建61个锂电项目,投产、在建及规划产能达726GWh,计划投资超4000亿元,主要布局美国、德国、摩洛哥等国。
05 政策强力支撑:新型储能获得制度保障
政策支持是储能锂电发展的另一重要支柱。我国已构建“全生命周期规范体系”,从备案并网到安全管理,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21年,国家印发《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统一备案并网流程,明确全链条管理职责;2022至2025年持续出台安全管理专项文件,提高产品准入门槛,完善技术标准。
“十五五”期间,国家将通过“分层统筹”配置储能资源,在电站层面,各省份将评估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在产业层面,聚焦低成本、长使用寿命、高安全技术创新。
市场机制方面,我国正加速探索容量市场建设,推动灵活性资源公平竞争。甘肃、山东、山西等地已开展相关探索,为全国容量市场建设积累经验。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只是大背景,储能锂电产业的真正驱动力来自于其内在价值提升——技术革新推动成本下降,应用场景持续扩大,政策支持日益完善。资本市场已经用资金投票表明态度:储能锂电的独立行情不是短期波动,而是长期价值的理性回归。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深化和储能商业模式创新,产业链价值将迎来重估机遇。
科创新能源板块相关个股: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 大全能源 、天奈科技 、容百科技、中信博、孚能科技、厦钨新能、三一重能。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