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机器人软硬件通用底座提供商地瓜机器人在深圳举办开发者大会(DDC2025),会上正式发布面向具身智能的大算力平台旭日S600。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了解到,尽管人形机器人赛道资本热度高涨,但行业底层算力焦虑始终存在——国内主流厂商多依赖英伟达Orin系列芯片,或采用“X86 CPU+独立GPU”的高功耗方案。
作为从地平线机器人业务板块独立的新品牌,地瓜机器人此次推出的旭日S600芯片,算力达560 TOPS*(INT8)(有效TOPS含50%稀疏性,总处理性能TPP<4800),目标直指被巨头垄断的市场。不过,地瓜机器人CEO王丛态度冷静:“单点任务虽有突破,但具身智能离大规模商业化,还需跨越‘算不过来账’的ROI鸿沟。”
旭日S600采用“大小脑一体化”设计(集成MCU),试图用单芯片解决多芯片拼凑的难题。王丛透露,该芯片适配主流具身大模型(如Pi0、千问)时,速度比现有主流平台快2倍以上。但他坦言,当前算力仅能支持VLA(视觉-语言-动作)算法运行在10赫兹左右,“这算是‘基本可用’,但离场景落地的‘好用’还有差距”。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地瓜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180%,已赋能云鲸、影石、维他动力等企业的爆品。不过王丛认为,行业仍处高度碎片化的“非标品时代”:“车规级芯片像定型的‘四居室’,摄像头位置、任务场景都明确;但具身智能连本体设计都未定,摄像头装手腕还是腰部都不确定。”为此,地瓜机器人坚持“卖铲人”策略,专注提供底层算力、操作系统(TogetheROS)和开发工具链,试图在行业标准固化前争夺底层架构定义权。
在采访中,王丛直指行业痛点:“堆算力是最简单的事,真正的瓶颈在带宽和功耗。四足机器狗负重跑两三小时,人形机器人可能更短,芯片与电机的功耗不解决,大规模落地难实现。”他还强调,当前机器人多停留在“单点任务”,如搬运、分拣,“但工厂更需要泛化能力,否则性价比不如固定机械臂,算不过ROI”。
对于2026年具身智能商业化爆发的预测,王丛持理性态度:“消费电子爆发是从0到100万的飞跃,但具身智能目前更多是细分品类(如割草、泳池清洁)出几十万级销量,且分散。爆发或难实现,但出货量翻倍可期。”
来源:南方都市报
#沪指跌破3900点关口! 如何应对?##今年买基金赚了多少钱?##低估补涨号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