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投资者面临资产配置的选择。2025年起,伴随美元信用弱化与黄金资产崛起、中国科技资产估值修复、医药板块触底反弹,市场资金开始向兼具成长性与安全边际的领域转移。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政策赋能、技术革命与人口结构变迁——科技创新被写入战略蓝图,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不断发展,老龄化社会催生万亿级健康需求,这些都预示着未来十年的投资主线。
在这些变化中,港股市场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市场。恒生科技指数属于科技赛道,当前有政策红利与AI技术突破。该指数囊括腾讯、阿里、小米等30家科技龙头,既承载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功能,又深度参与半导体、智能车等硬科技领域。
而聚焦生物医药的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在经历四年深度调整后,重仓成分股公司传出创新药出海、AI医疗融合等讯息,全球竞争力的提升与老龄化红利有望推动行业继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恒生科技指数ETF (513180)与恒生医药ETF (159892)为投资者提供了赶上时代发展的投资途径。
恒生科技指数ETF (513180)实现了对中国科技与互联网头部公司及硬科技产业链的一键布局。今年以来涨幅为13.51%,位居同类前1/4。4月单月份额激增65亿份,单周净买入额达142亿港元。
恒生医药ETF (159892)前十大重仓股覆盖从CXO到生物制药的全产业链。今年以来涨幅为28.95%,在同类排名中位居前五。单日成交额多次突破10亿港元。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流入超5500亿港元,科技与医药板块是核心配置方向:科技板块受益于AI应用爆发与国产替代加速,医药板块依托人口刚需与出海突破。
对于投资者,通过布局这两个ETF既可规避个股波动风险,又能分享中国核心资产的成长红利。
文中有我买入的截图。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需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