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将7天逆回购利率从1.5%降至1.4%。这一政策组合拳不仅为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更对大金融板块形成直接利好。作为银行板块的核心投资工具,中证银行ETF(512730)高开高走,盘中一度涨超1%。
一、降息降准如何为银行板块注入增长动能?
1、净息差压力缓解,盈利能力改善
降息周期中,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幅度通常快于资产端收益率。以本次政策为例,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将直接带动银行同业负债成本下降。历史数据显示,2020年4月降准后,商业银行净息差环比扩大3个基点。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约70亿元/年,相当于提升银行业净利润增速0.5个百分点。
2、信贷投放能力增强,资产规模扩张
降准释放的流动性直接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以2024年9月降准为例,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量同比多增12%。当前政策组合拳下,预计2025年二季度信贷投放将加速,尤其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等政策支持领域。中证银行ETF前十大重仓股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零售信贷占比高的银行,将更受益于消费复苏带来的零售贷款需求增长。
3、资产质量改善,风险溢价收敛
降息降准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助于缓解实体企业偿债压力。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降至1.56%,较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随着政策持续发力,预计2025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将进一步降至1.5%以下,资产质量改善将直接提振银行估值。
二、历次降息降准周期中银行板块的历史表现
2015年:连续降准降息催生银行股行情
2015年2月至10月,央行连续5次降准、5次降息。期间中证银行指数涨幅达28%,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15%)。典型案例:2015年3月首次降准后,招商银行股价一个月内上涨18%,市净率从1.2倍修复至1.5倍。
2020年:疫情冲击下的政策对冲行情
2020年3月至4月,央行两次降准、下调逆回购利率30个基点。银行板块虽经历疫情冲击,但随后的几个月内中证银行指数仍取得正向收益。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4月降准后,宁波银行股价一个月内上涨23%,显示市场对优质区域性银行的认可。
2024年:结构性降准催生分化行情
2024年9月,央行针对城商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2024年9月12日至2024年10月10日)中证银行ETF(512730)涨幅达21.91%。
三、中证银行ETF(512730)的四大配置优势
估值洼地:PB仅为0.65倍
截至2025年5月7日,中证银行指数市净率(PB)仅为0.65倍,处于历史26.48%分位,显著低于沪深300指数的1.3倍PB。从股息率角度看,中证银行ETF成分股2025年预测股息率达5.2%,远超10年期国债收益率(2.3%),配置性价比凸显。(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5月7日)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5月7日)
成分股优化:聚焦优质银行
中证银行ETF前十大重仓股涵盖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龙头,权重合计达62%。这些银行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中位数为6.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2%)。其中,招商银行零售AUM突破12万亿元,财富管理收入占比达35%,成长性优于传统对公业务为主的银行。
政策红利:降准降息的直接受益者
历史数据显示,降准后一个月银行板块平均超额收益达3.2%。中证银行ETF(512730)作为跟踪中证银行指数的ETF,将充分受益于流动性改善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
资金青睐:机构持仓与北向资金共振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对银行板块持仓比例从2024年末的3.1%提升至3.8%,重点加仓方向为零售银行、财富管理银行。与此同时,北向资金持有银行股市值达1200亿元,较年初增长15%。(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5月7日)
降息降准周期中,中证银行ETF(512730)既是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载体。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时点既可把握流动性宽松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更可分享优质银行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红利。正如海外经验所示,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银行股往往能走出独立行情,中证银行ETF(512730)或正站在新一轮估值修复的起点。
银行板块关联个股: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江苏银行、浦发银行 、中国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4月7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中证银行ETF(SH512730)$、 $香港银行LOF(SH501025)$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