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随着洋河股份三季报落地,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完毕。行业交出近十年最差单季成绩单:营收同比下滑18.37%,净利润下滑22.22%,飞天茅台批价跌破1700元/瓶。市场弥漫着“白酒需求崩塌”的悲观论调,其中“年轻人不喝白酒”成为最主流的叙事。但若剥离情绪化解读,从产业周期、消费分层、资本结构三个维度拆解,会发现白酒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分化,而$酒ETF(SH512690)$作为跟踪中证酒指数的场内工具,或成为穿越周期的优选标的。

一、需求坍塌的真相:人口周期与消费场景重构
白酒需求量八年锐减2/3,但将此归因于“Z世代不喝白酒”是典型的慢变量误判。白酒消费具有三大核心场景:商务宴请/送礼、家宴、自饮。其中,商务场景受三公消费禁令冲击早在2016年消化完毕,茅台、五粮液2017-2019年营收利润翻倍印证需求结构已切换至民间消费。
家宴场景的萎缩更具解释力。将每年结婚对数+出生人口与白酒产量拟合,二者趋势高度一致。2016年后婚育人口断崖式下降,直接导致家宴用酒需求腰斩。而自饮场景受4G网络普及后娱乐方式多元化冲击,中低端酒消费频次被稀释。但需注意,这些变量对高端白酒影响有限——茅台2016年以来从未感受寒冬,酱酒热更推动系列酒脱销,说明需求坍塌主要发生在中低端市场。
二、冷暖不相通:高端白酒的“独立行情”
白酒行业呈现“总量寒冬,结构春天”特征:
价格带分化: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高端产品线持续量价齐升,而中低端系列酒承压。山西汾酒中高档酒(价格≥130元/L)与其他酒销量双增,印证消费升级趋势。
渠道健康度:头部酒企通过“控量稳价”优化渠道,2025年一季度合同负债下降显示压力释放,为后续增长蓄力。
利润集中度:A股20家白酒企业利润占比从2016年45%提升至2024年66.4%,CR5企业(茅五泸洋汾)利润占比达89.8%,行业利润加速向头部集聚。
这种分化决定投资白酒需聚焦高端龙头,而酒ETF(512690前十大重仓股中,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合计占比超68%,天然具备结构优势。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11月5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三、高端白酒的增长密码:量价双轮驱动
过去十年,高端白酒实现“量价齐升”的核心逻辑在于:
需求端:棚改货币化催生的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升级,商务宴请/送礼场景对高端酒需求刚性增强;高净值家庭数量增长(招商银行私行客户十年增3.2倍)扩大自饮/家宴市场。
供给端:茅台等高端酒产能受基酒储备约束,产量稀缺性强化;行业下行期新玩家冲击高端市场失败(如古井贡酒、酒鬼酒等冲刺受阻),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价格策略:通过“搭配销售+销售返利”变相提价,如五粮液“1+1”政策要求经销商配售系列酒,同时动态调整返利比例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种量价逻辑尚未失效。2025年三季度,尽管行业整体承压,但茅台、五粮液高端产品线仍维持正增长,印证需求韧性。
四、酒ETF(512690):穿越周期的工具选择
在白酒行业结构性分化的背景下,酒ETF(512690)具备三大投资优势:
龙头集中度突出:跟踪中证酒指数,前十大重仓股涵盖A股最优质酒企,直接锁定行业核心资产。
估值安全垫:截至目前,中证酒指数PE(动态)仅19.73倍,处于历史8.53%分位,估值修复空间明确。

交易灵活性:场内交易日均成交额达10亿元,支持波段操作与定投策略,降低单一酒企波动风险。
市场底部从来不是靠共识确认的,而是靠资金用真金白银投票出来的。当前酒ETF(512690)份额虽因市场情绪波动有所缩水,但日均成交额稳定在7亿元以上,显示长期资金仍在持续布局。对于具备3-5年投资周期的投资者而言,此刻或许是“用时间换空间”的黄金窗口。
酒板块关联个股:贵州茅台、五 粮 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今世缘、洋河股份、青岛啤酒、古井贡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