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工局新设商业航天司已正式进入公众视野,这一改革动作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系统性加速阶段。根据行业权威预测,2025年国内商业航天发射量将突破600次,达到2024年的6倍以上,产业链放量效应正在形成。在此背景下,$国防ETF(SH512670)$凭借对国防军工板块的精准布局,有望成为投资者捕捉行业红利的核心工具。

商业航天板块的加速发展直接受益于发射频率的几何级增长。垣信体系已完成“一箭36星”全流程试验验证,格思航天与天兵科技的技术突破为后续大规模星座部署奠定基础。。天龙三号、引力二号等大型民营火箭首飞在即,将有效缓解国内火箭运力瓶颈,推动低轨卫星组网进程。这些技术突破与产能释放,正在重构商业航天产业链的价值分配逻辑。
国防军工板块的投资主线聚焦四大高确定性方向。军贸视角下的主战装备产业链,优先选择具备整机总装能力、定价权和海外交付经验的核心企业。这类企业直接受益于体系化订单放量,客户黏性壁垒显著。新zhi战斗力加速形成的先进作战领域,包括水下攻防、无人集群、网络电磁对抗和智能指控四大方向。相关配套企业正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列装,进入业绩兑现期。军民融合纵深推进下的科技强国抓手型赛道,如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可控核聚变关键部件、高能激光、电磁发射及特种机器人等,兼具国防支撑与新兴产业属性,具备“军技民用、双向赋能”的成长弹性。改革与资产证券化主线,涵盖地方国资收购优质涉军资产后注入上市公司的“壳+资产”重估机会,以及央企军工集团通过并购拓展专业边界释放的协同红利。
中证国防指数行业分布:

国防ETF(512670)通过精准配置四大主线核心标的,形成对国防军工板块的全景覆盖。该基金持仓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始终捕捉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在商业航天司成立的政策红利下,基金管理人已前瞻布局火箭运载能力提升、卫星制造放量、发射工位改造等关键环节。朱雀三号首飞在即带来的可重复火箭技术突破,天龙三号等大型火箭首飞带来的运力提升,均已纳入基金的投资决策框架。
当前A股行情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国防军工板块凭借政策支持、技术突破、需求放量的三重驱动,展现出独立的景气周期。国防ETF(512670)作为板块投资的指数化工具,通过分散化投资降低个股风险,同时通过指数编制规则确保对行业龙头的持续跟踪。在商业航天发射量激增的确定性趋势下,该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板块配置方案。
站在十五五规划的起点,商业航天有望成为重点战略方向。国防ETF(512670)的投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商业航天产业链的精准覆盖,更在于其作为国防科技变革"晴雨表"的战略定位。随着商业航天司正式运作、发射工位显著变化、可重复火箭技术突破等产业事件持续发酵,该ETF有望成为投资者捕捉国防科技红利的核心工具。对于寻求长期稳健收益的投资者而言,锚定国防ETF(512670),即是把握中国商业航天时代核心资产的关键选择。
国防关联个股: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中航光电、中航西飞、西部超导、菲利华、睿创微纳、中航机载、航天电子、中航成飞。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11月24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国防ETF(SH512670)$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