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在在北京闭幕。这场被市场视为“国防军工产业政策风向标”的会议,首次将“国防实力跃升”与“国际影响力提升”并列为国家战略目标,同时新增“航天强国”战略表述,并重提“海洋开发”战略方向。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国防ETF(SH512670)$作为跟踪中证国防指数的场内工具,正迎来战略配置窗口期。

从行业指数表现看,上周SW国防军工指数上涨2.81%,虽跑输沪深300指数0.43个百分点,但截至10月25日,该指数年内涨幅达16.47%,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2位。这一数据背后,是子行业结构性分化的显著特征——航天装备板块因四中全会明确“航天强国“战略目标,上周涨幅领跑全行业,验证了政策驱动对细分领域的直接催化作用。
四中全会公报的三大增量信息,为国防军工产业提供了确定性政策支撑。其一是“国防实力跃升”目标的首次提出,标志着国防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其二是“航天强国”战略的正式确立,结合年初两会提出的“深海科技”方向,形成“空天海”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其三是“海洋开发”的重新强调,这是时隔15年后公报再次明确海洋战略方向,与十七届五中全会形成历史呼应。这些政策信号,正在重塑市场对国防军工行业的价值认知。
中证国防指数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10月27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三季报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行业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善。下周将进入三季报密集披露期,已披露的业绩显示,中上游企业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智明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2%,净利润暴增995.4%;北方导航营收同比增210%,净利润提升268.8%;铖昌科技营收增长204.8%,净利润提升386.6%。这些数据表明,在订单交付节奏加快、规模效应显现、成本控制优化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国防军工行业正迎来业绩拐点。
从资本市场表现看,国防ETF(512670)的净值波动与政策节点高度吻合。2025年10月25日数据显示,国防军工指数年涨幅16.47%虽小幅跑输沪深300指数1.97个百分点,但在行业横向对比中,其排名已超越多数传统周期行业。这种“政策驱动-业绩验证-资本响应”的传导链条,正是国防ETF区别于其他行业ETF的核心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国防军工行业的投资逻辑正在发生深层变动。传统的“主题投资”模式逐渐让位于“价值投资”逻辑——政策红利转化为订单增长,订单增长转化为业绩兑现,业绩兑现转化为估值提升。这种逻辑的转变,要求投资者以更长期的视角审视国防军工板块的投资价值。
当前,国防ETF(512670)不仅承载着政策红利释放的期待,更代表着对国家战略方向的直接参与。当“国防实力跃升”成为国家战略目标,当“航天强国”从愿景走向现实,当“海洋开发”重新激活蓝色经济,国防ETF(512670)正以其独特的战略属性,成为投资者分享国防现代化红利的优选工具。在政策与业绩的双重驱动下,国防军工板块有望开启新一轮价值重估行情。
国防关联个股:中航沈飞、中航光电、航发动力、中航西飞、中航机载、航天电子、菲利华、海格通信、中航成飞、睿创微纳。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10月27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国防ETF(SH512670)$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