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科技板块持续吸引资金关注,但国防军工板块正以独特的“进可攻、退可守”特质崭露头角。作为跟踪中证国防指数的$国防ETF(SH512670)$,其左侧布局价值正通过多维数据得到验证。
从指数运行轨迹观察,中证国防指数自9月4日底部以来持续刷新阶段高点,成交额维持温和放量态势。这一数据组合揭示出板块既非过度炒作的热土,亦非陷入流动性枯竭的边缘,而是处于底部回升的良性通道。
结构层面呈现两大核心亮点:军工芯片与军贸核心标的形成双轮驱动。军工芯片细分领域涨幅居前,本质是半导体产业景气度向军工产业链的自然延伸,验证了国防科技自主可控的刚性需求;2024 年, 中国军贸出口额为 11.31 亿 TIV,全球占比 3.9%。深入剖析发现,军贸反哺效应正在重塑国内装备发展格局。军贸核心标的如雷达、先进装备修复幅度显著,则映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演变下,军贸市场扩容带来的增量机遇。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25日)
横向行业比较视角下,国防军工的配置价值更显突出。对比科技板块的高弹性特征,国防军工的景气周期位置优势更为明确——当前正处于从底部向上的确定性拐点阶段。根据最新产业调研数据,军工企业订单排产已出现环比改善迹象,部分细分领域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以上,预示未来2-3个季度业绩增速有望逐季抬升。更关键的是股价位置处于历史分位低点,下行风险被充分price in,向上空间则具备政策催化、技术突破、订单兑现等多重触发因素。
资金面数据进一步印证左侧布局逻辑。近期北向资金对国防ETF成分股的持仓比例逆势提升,融资余额连续三周净增长,显示机构资金已开始提前布局。从技术形态看,指数日线级别MACD指标刚刚形成金叉,周线级别布林带中轨支撑有效,量价配合显示资金介入意愿增强。这种技术面与基本面的共振,为左侧交易者提供了难得的入场窗口。
需要强调的是,国防ETF的配置价值不依赖于市场整体涨跌的押注,而在于其独特的“攻守兼备”属性。在科技主线内部出现资金高低切换需求时,国防军工既能承接避险资金需求,又具备业绩兑现的进攻潜力。这种特性在震荡市环境中尤为珍贵——当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时,其低估值属性提供防御价值;当风险偏好回升时,景气周期上行又能转化为进攻动能。
政策维度同样构成长期支撑。我国国防预算增速连续三年保持7%以上,远高于GDP增速,装备采购费用占比持续提升。军工体制改革深化带来的效率提升、军贸出口政策松绑、军民融合深度推进等政策红利,正在转化为具体的企业订单和业绩增长。这些因素共同构成国防ETF长期配置的坚实基础。
国防ETF(512670)的左侧布局机会具有明确的数据支撑和逻辑链条。其底部回升态势、结构亮点、景气周期位置、资金面信号、政策支撑等多重因素交织,形成具有确定性的配置窗口。
国防关联个股:中航沈飞、中航光电、航发动力、中航西飞、中航机载、航天电子、菲利华、海格通信、中航成飞、睿创微纳。
(数据来源:iFinD,截止时间2025年9月25日;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国防ETF(SH512670)$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