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被军事观察家称为“猛龙狂揍阵风”的空战,让全球军贸市场格局进入了深刻变革。不仅验证了中国军工装备的实战性能,更折中国军工产业从技术突破到市场突围的跨越式发展。作为聚焦军工龙头企业的$国防ETF(SH512670)$,今天盘中再度大涨超6%,其前十大重仓股囊括中航光电、航发动力、中航西飞等产业链核心资产,正成为投资者把握军工行业上行周期的优质工具。
一、实战检验:中式装备重塑全球军贸版图
猛龙击落“阵风”,这一战果犹如投向国际军贸市场的深水炸弹,用实战证明了东大军工产品实力雄厚,后续我国军工订单将大幅增长。SIPRI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军贸市场达291.04亿TIV,其中中国军工企业凭借实战表现实现市场份额跃升。埃及、沙特等国已对东大战机、防空系统表达采购意向,预计未来三年中式装备出口增量或达200亿美元。这种“技术合作+整舰出口”模式,正推动我国军工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军贸市场的突破直接反映在军工企业订单结构优化。2025年一季度军工行业合同负债达683亿元,环比增长12.7%,其中电子信息化领域同比增长10.9%,兵器领域预付款项激增38.7%。中船防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0.17%,归母净利润暴增684.86%,印证海军装备更新周期带来的需求红利。这种订单驱动的业绩弹性,在国防ETF持仓的航空装备、舰船制造等板块体现尤为明显。
二、自主可控:技术突围构筑战略安全屏障
中国军工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自主创新的必然结果。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航发动力突破高温合金叶片精密制造等核心技术,实现三代主战机型发动机100%自主可控;中航沈飞围绕气动布局优化、新型材料应用持续攻关,其研制的舰载机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具备五代舰载机研制能力的国家。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消除自主风险,更构建起完整的军工技术体系。
自主可控战略在军工电子领域同样结出硕果。北斗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现发射场设备100%国产化,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中心计算机系统大幅降低对外部技术依赖。这种从单机装备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自主能力,使中国军工在智能化战争时代占据先机。国防ETF持仓的航天电子、海格通信等企业,正是这场技术革命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三、行业拐点:需求复苏与政策红利共振
当前军工行业正处于基本面反转的关键节点。2024年行业营收短暂承压后,2025年一季度显现强劲复苏势头:航空发动机维修市场随装备列装进入爆发期,军用飞机4-5年维修周期催生百亿级市场;舰船制造领域受益于全球海军装备更新周期,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88%。这种结构性改善,在国防ETF持仓的中航光电、中航西飞等企业财报中均有清晰体现。
政策层面,2025年中国国防预算同比增长7.2%,连续四年维持7%以上增速,为军工行业提供稳定需求支撑。“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动的叠加期,新型号装备列装、实战化训练消耗、海外军贸拓展将形成需求三重驱动。更值得关注的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zhi生产力领域被纳入工作报告,为军工企业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无论是击落“阵风”这样的实战案例,还是北斗系统实现发射场设备100%国产化的技术突破,都在印证一个事实:中国军工正以自主创新为矛,以产业升级为盾,在强军兴军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对于寻求国家战略属性与科技成长潜力兼备的投资者而言,国防ETF(512670)或是穿越周期波动的优选标的。
国防关联个股: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中航光电、中航西飞、中航机载、航天电子、海格通信、中航重机、中航电测、中航高科。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基金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状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以及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