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关注的都是凌晨的美联储降息。 降息25BP是正常的,如果降息50BP则可能说明经济问题大,反而会对股市不好。也就是说,都希望它降息,又不想因经济衰退而降息,最好是预防式降息。 我个人觉得,降息这种事影响不大,因为美联储的预期管理做得很好,很少出现太超预期的事。各类资产价格,早就对降息反应了。等降息真的落地,反而不会怎么样。 下面再补充一些国债的知识科普。 1、国债与货基。 一般来说,国债收益率与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的收益率较为接近。 那么,购买国债和购买货币基金有什么区别呢? 国债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锁定长期收益。例如,如果你以4%的到期收益率买入20年期美国国债,那么在未来20年内,每年都可以获得4%的利息收益。而货币基金虽然当前收益率也可能达到4%,但其收益会随市场利率波动——如果未来进入降息周期,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会随之下降。 相应地,国债的缺点也在于其收益的“确定性”:从买入那一刻起,每年的利息收入就已经固定。即使未来市场加息,你无法享受到更高的利率回报。 因此,简单来说,如果你预计未来市场利率可能下降,配置长期国债是更优选择,可以提前锁定当前较高的收益;反之,如果判断未来可能加息,那么持有货币基金则更有优势,能够更灵活地享受利率上升带来的收益提升。 2、单只国债与国债ETF。 在配置国债时,是应该购买单只国债,还是选择国债ETF呢? 单只国债的操作相对简单:买入后持有至到期,期间每半年收到一次利息,到期收回本金。随着时间推移,债券剩余期限逐渐缩短,其价格波动也会逐渐减小。例如,24特国01(019742)目前剩余期限约28.67年,属于期限较长、价格波动较大的长期国债;但18年之后,其剩余期限将缩短至10年左右,波动性便会明显降低。 国债ETF则不同。例如30年国债ETF(511090)目前重仓“24特国01”,但它会持续调仓,不断置换为剩余期限更长的国债,以维持组合久期稳定在20年左右。因此,国债ETF本身并不存在“到期”的概念,其持仓始终处于轮换中。 从派息角度看,两者都会发放利息。但单只国债一旦买入,每年利息金额即确定不变,能够锁定收益。而国债ETF的派息水平可能随利率环境发生变化——在降息周期中,利息收入减少,但债券价格上涨可能带来资本利得;在加息环境中,利息收入增加,但净值可能面临波动。 综上,如果希望彻底锁定利息收入,单只国债是更合适的选择;如果是想交易,表达对利率波动的看法,则国债ETF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