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赛道是否长期看好?#$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A(OTCFUND|970100)$科技赛道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展现出长期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基于当前科技发展趋势、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我认为科技赛道具备长坡厚雪的超级赛道特质,未来5-10年将持续引领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一、科技赛道长期投资价值
1、科技赛道迎来新一轮创新周期
全球科技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创新周期的起点,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从2025年的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科技赛道已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
AI技术持续突破,应用场景不断拓展。2025年,随着Deepseek V3和R1模型的亮相,AI技术实现了从训练优先到推理革命、从单一模态到多模态、从技术奢侈品到普惠基础设施的三大跃迁。AI正突破传统交互边界,推动工具使用能力向全终端渗透,使得人类告别重复性劳动,转向创造性的"智能指挥官"角色。据Gartner预测,2025年全球IT支出将达到5.43万亿美元,比2024年增长7.9%,其中AI基础设施需求的增长正在推动数据中心系统市场的支出增长,成为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
半导体产业进入国产替代加速期。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产业正经历从"0到1"到"从1到N"的跨越。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预计将超过40%,材料自主供应能力达到60%,RISC-V生态产值有望突破千亿。AI产业趋势演绎叠加自主创新进程加速,AI算力国产化需求持续提升,众多国产AI芯片企业有望把握窗口期,加速自主研发和技术突破。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00亿美元,随着特斯拉Optimus Gen-2以2.5万美元定价瞄准工厂场景,中国厂商通过"硬件降本+AI大脑"实现超车。成本革命推动谐波减速器、空心杯电机、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价格大幅下降,场景应用也从汽车装配、物流分拣向家庭陪护、医疗康复延伸。
商业航天和卫星互联网成为新增长点。中国"星网工程"加速推进,2025年低轨卫星发射量预计将占全球30%。可回收火箭技术推动成本下降,激光星间链路传输速率达100Gbps,手机直连卫星、航空互联、应急救灾等应用场景打开年均3000亿美元市场。
量子计算与生命科学领域突破不断。量子计算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指数级并行计算能力,能够突破经典计算机的物理极限。合成生物学与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与AI融合后的效率革新,在生物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前景。
2、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科技赛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已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其中中央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安排3981.19亿元人民币,增长10%。通过扩大科研队伍、增加科研经费,中国希望加快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
科技金融政策体系逐步完善。2025年5月13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从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财政政策等多方面支持科技创新。

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充分发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这意味着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研发,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科技消费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以"中国智造"为核心,强调通过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3、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演变
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科技企业在多个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
中美科技竞争进入深水区。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中美科技竞争已进入深水区。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限制措施不断升级,但中国政府希望借助民营部门提高科技实力,加快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中国在AI领域实现关键突破。2025年,中国在AI领域实现了多项关键突破。DeepSeek V3和R1模型在冬春之交亮相全球、引爆市场,中国AI企业通过工程化创新将API成本压降至行业均价的15%,倒逼全球技术平权化浪潮。
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步伐加快。中国科技企业正加速全球化布局,尤其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成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4、科技赛道投资机会与风险
投资机会:
AI应用商业化落地加速:2025年或成为C端应用元年,AI手机、AIPC渗透率快速提升,AI穿戴成为新风口。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海外巨头量产指引积极,国内多元玩家积极入局,行业供给侧百花齐放。
智能驾驶进入高阶智驾时代:端到端技术的应用将推动智能驾驶能力的显著提升,成为2025年及未来中国智驾市场高端竞争的门槛。
低空经济进入加速落地阶段:2025年,随着政策推动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低空经济发展有望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投资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中美科技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技术封锁和市场分割,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
估值泡沫风险:部分科技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存在回调风险。
技术迭代风险:科技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企业若不能及时跟进技术变革,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业绩兑现不及预期风险:部分科技企业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可能导致股价下跌。
二、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测评
1、基金基本情况
在科技赛道投资中,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凭借其聚焦科技核心赛道、灵活资产配置策略和稳健业绩表现,成为投资者布局科技赛道的理想工具。该基金采用一年持有期运作方式,每份份额设定最短持有期为1年,最短持有期到期日起即进入开放持有期,每份份额自开放持有期首日起开始办理赎回业务。
资产配置比例:股票资产占集合计划总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每个交易日日终,扣除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合约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后,现金或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不低于集合计划资产净值的5%
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5%+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25%
风险收益特征:该集合计划是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其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高于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货币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低于股票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本集合计划若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承担汇率风险以及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交易规则差异等带来的境外市场的风险

基金经理:郑方镳先生,中国国籍,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经理、公募投资经理。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厦门大学管理学博士。1995年7月进入金融行业,曾任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工程师、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副总经理、阿莫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副院长。2022年8月加入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现任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公募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2022年9月30日担任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经理。2025年3月31日担任兴证资管金麒麟领先优势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基金投资策略
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采用多元化投资策略,旨在把握科技赛道投资机遇的同时控制投资风险。
资产配置策略:该基金通过对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环境进行分析,结合行业状况、公司价值和成长性分析,综合评价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和各类资产预期收益与风险,据此制定在股票、债券、现金、金融衍生工具等大类资产之间的配置比例及调整原则。
行业配置策略:在行业配置层面,该基金运用"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方法,对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国家经济与产业政策导向和经济周期调整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跟踪各行业整体的收入增速、利润增速、毛利率变动幅度、ROIC变动情况,依此来判断各行业的景气度,再根据行业整体的估值情况、市场的预期、目前机构配置的比例来综合考虑各行业在组合中的配置比例。
股票投资策略:该基金在股票投资方面采取精选个股的策略,重点关注具备核心竞争力、成长潜力大、估值合理的科技企业。同时,该基金适时调整国内A股和香港(港股通标的股票)两地股票的配置比例和投资策略。
固定收益投资策略:该基金的固定收益投资策略主要包括资产配置策略、利率类品种投资策略、信用债投资策略、可交换债券投资策略、可转换债券投资策略、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策略和积极的流动性管理。
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策略:该基金的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策略主要包括股指期货投资策略和国债期货投资策略。
3、业绩表现
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近期业绩表现亮眼,展现出较强的投资能力。
最新净值表现:截至2025年8月13日,该基金A类份额单位净值为1.2800元;日增长率为7.32%,真是太猛了。

阶段业绩表现:
近3个月收益率:65.61%
近1年收益率:96.56%
成立以来收益率:28.00%
历史业绩对比:该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96.56%,在同类基金中排名93/4321,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37.29%。而基金过去三年的最大回撤为-37.45%,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39.09%。
业绩变动情况:2025年二季度,该基金净值表现强劲,净值增长率显著提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基金期末净资产0.30亿元,比上期增加11.55%。
基金经理操作分析:2025年二季度,本产品结合行业公司基本面评估及市场演绎,相较上个季度增加了在通信、医药等行业的配置,同时在新消费领域的持仓比例也有所增加,相应降低了在电子、汽车、电力设备、港股互联网等行业领域的配置比重,整体上继续维持对以TMT为代表的泛科技板块的重点配置,同时对相应板块内部的个股持仓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4、持仓结构分析
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的持仓结构以科技板块为主,同时兼顾其他优质行业,体现了基金经理对科技赛道的看好和灵活的资产配置能力。
最新持仓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基金股票持仓前十分别为:新易盛、中际旭创、寒武纪、沪电股份、泡泡玛特、仕佳光子、工业富联、鼎通科技、中芯国际、腾讯控股,前十持仓占比合计63.84%。
历史持仓变化:2024年四季度,该基金前十大股票仓位达63.86%,第一大重仓股为寒武纪(688256),持仓占比为9.72%。

行业分布特点:该基金主要配置在通信、电子、计算机等科技相关行业,同时适当配置消费、金融等其他行业。2025年一季度,该基金相较上个季度增加了在港股互联网、新消费等领域的配置比重,相应降低了在通信、计算机、传媒、银行等领域的配置比重,整体上继续维持对以TMT为代表的泛科技板块的重点配置。
港股配置情况:该基金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持仓中包括腾讯控股、中芯国际等港股优质科技企业。
5、与科技赛道的契合度分析
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与科技赛道高度契合,是把握科技未来投资机遇的理想工具。
投资策略契合度:该基金采用"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方法,重点关注科技赛道的投资机会,与科技赛道的长期发展趋势高度一致。基金管理人对科技行业有深入研究,能够把握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和投资机会。
持仓结构契合度:该基金持仓以科技股为主,前十大重仓股中包括寒武纪、中际旭创、新易盛、沪电股份、工业富联、中芯国际等科技龙头企业,体现了对科技赛道的重点布局。
业绩表现契合度:该基金近期业绩表现强劲,近3个月收益率达47.76%,近1年收益率达51.55%,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表明基金管理人能够较好地把握科技赛道的投资机会。
基金经理背景契合度:基金经理郑方镳具有丰富的研究和投资经验,尤其对科技行业有深入研究,能够准确把握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科技赛道长期前景值得看好。科技赛道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超级赛道,是这轮牛市中最长最大的赛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量子计算与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正在重塑未来产业格局,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为科技赛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是把握科技未来投资机遇的理想工具。基金经理郑方镳具有丰富的研究和投资经验,对科技行业有深入研究,能够准确把握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此外该基金采用一年持有期设计,通过设定一年锁定期,约束投资者因短期波动产生的频繁交易行为,避免因情绪化操作导致亏损。有利于发挥长期投资优势,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资本增值。
应采取长期配置策略,把握科技赛道投资机遇。科技赛道是一个长期投资主题,投资者应采取长期配置策略,避免短期投机行为。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科技赛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凭借其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和对科技赛道的深度布局,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把握科技未来投资机遇的理想工具。@兴证资管



$兴证资管金麒麟兴享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C(OTCFUND|97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