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即将迎来新的一类以“自由现金流”为核心筛选标准的ETF产品。
2025年4月14日起,首批9只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集中发行,其核心优势在于——一键打包全A股市场上100家高自由现金流率的上市公司。
初闻“自由现金流”这个词时,或许有人会将这类ETF与低风险的现金管理工具联系起来,误以为是类似货币基金的稳健型产品。
但数据打破了这种惯性认知:它跟踪的标的指数——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自基日以来的11年间累计收益逾3.4倍,如果考虑成分股红利再投资的全收益指数,年化回报高达19.28%(数据来源:Wind,基日为2013年12月31日,截至2025年3月31日),远超传统现金管理工具的收益水平,展现出权益资产特有的长期增值潜力。
在9只产品中,华泰柏瑞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认购代码:563393)尤为引人注目。管理人华泰柏瑞基金拥有超18年指数管理经验并发行境内过首只Smart Beta ETF(红利ETF,成立于2006/11/17)。据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5日,华泰柏瑞管理非货 ETF 规模超 4700亿元,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此次推出的这只自由现金流ETF,既是对该公司Smart Beta策略布局的延续,也有望依托其成熟的指数管理经验,成为市场审视“现金流投资”价值的重要标的。
自由现金流,比利润更“真实”
如果说净利润是企业的“账面成绩”,自由现金流就是企业的“实际存款”。这个指标的计算并不复杂:用企业经营活动赚到的现金,减去维持业务必需的资本开支,剩下的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真金白银”。
它就像一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既能用来改善生活、偿还债务,也能用来投资增值。与净利润相比,自由现金流更难被会计手段“美化”—— 毕竟应收账款可能成为坏账,非现金支出(如折旧)也不影响真实现金储备,而自由现金流只认“真金白银”的流入流出。
对投资者而言,自由现金流率(自由现金流/企业价值)是衡量企业“性价比” 的核心指标。一家自由现金流率高的公司,往往意味着商业模式成熟:不需要持续 “烧钱”扩张,仅凭现有业务就能产生稳定现金;同时资本配置效率高:不会盲目投资低效项目,赚来的钱花在刀刃上。
这样的企业在长期投资中更显优势。以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全收益指数为例,自2013年基日以来累计涨幅587.53%,年化回报19.28%,证明了其穿越周期的增值能力(数据来源:证监会、wind,截至2025年3月31日)。即便在2022 年市场大跌时,该指数仅下跌2.76%,扎实的现金流为估值提供了较为强劲的安全边际。
一个“现金牛”指数
华泰柏瑞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认购代码:563393)跟踪的指数是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这一指数成分股筛选有着严苛的标准。
它首先排除金融和地产行业——前者依赖资金周转,后者受政策影响现金流波动大,难以用统一标准衡量。剩下的公司必须满足两个硬条件:连续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确保盈利稳定性;盈利质量排名前80%,即经营现金流与营业利润匹配度高,避免 “赚利润不赚现金” 的情况。最终,按自由现金流率从高到低选出 100 只股票,自由现金流越强的公司权重越高,形成一个 “现金含量” 密集的投资组合。
行业分布上,这个指数不同于传统红利指数“扎堆金融地产”,而是呈现“周期+消费+成长”的均衡配置。截至2025年3月底,煤炭、石油石化等周期股占比约30%,这些行业在通胀环境中能通过产品涨价积累现金;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消费股占22%,稳定的终端需求可以带来持续现金流;交通运输、电力设备等成长股占15%,聚焦现金流改善的中游制造企业。
这种“混搭” 策略不仅分散了行业风险,更让指数在长期表现中展现出强劲韧性 —— 全收益指数基日以来19.28%的年化回报,正是不同行业优质企业现金流持续积累的结果。
优质投资工具的背后
作为2006年就推出国内首只红利 ETF 的“老牌大厂”,华泰柏瑞此次推出的这只现金流ETF全指(认购代码:563393)所采用的自由现金流策略,主要是看“企业内生能力”,覆盖范围更广——不仅包括高分红的成熟企业,还纳入了现金流充沛但暂时不分红的成长型公司,更契合当下政策鼓励的“高质量发展”方向。
作为国内首批ETF管理人,深厚的指数投资经验是华泰柏瑞的核心优势。自2006年推出首只红利策略ETF后,不断丰富自身特色产品矩阵,还先后打造了多只业内首只型的创新型Smart Beta产品,如首只(成立于2018/12/19)红利低波策略ETF——红利低波ETF(512890)、首只(成立于2023/5/18)央企红利策略ETF——央企红利ETF(561580)等。截至2025年4月15日,华泰柏瑞旗下Smart Beta策略产品规模合计超405亿元。
与此同时,华泰柏瑞也是全市场仅有的蝉联2022-2023年三大报指数投资团队荣誉的满贯得主。
这一次,华泰柏瑞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认购代码:563393)在产品设计上也较好兼顾了实用性与投资者持有感受:标的指数季度换股确保成分股“吐故纳新”,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反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变化,另一方面,产品每月评估分红机制也为投资者提供潜在的现金流回报。
“现金流 ETF全指”契合投资刚需
当前的市场环境,让现金流相关ETF成为不少投资者的“刚需”。
在当前国内货币宽松的背景下,资金利率走低推动银行理财收益下滑,而股票市场波动剧烈。此时,具备较高的自由现金流企业就像“股市中的现金存款”—— 即便股价短期波动,其扎实的现金储备也能支撑估值,下跌空间相对有限。
现金流相关投资产品受到青睐也跟价值投资的氛围休戚相关。过去炒概念、追热点的玩法频繁“踩雷”,现在投资者更看重“真业绩”,自由现金流策略通过财务数据筛选,选出的公司至少在现金流层面“底子扎实”,降低踩雷概率。此外,ETF的天然优势契合散户需求:比如华泰柏瑞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认购代码:563393)一键买入标的指数的100只成分股分散投资,避免单只股票暴雷拖累整体;被动跟踪指数,无需纠结基金经理选股能力,适合工作繁忙的普通投资者。
而最吸引人的,是其长期回报潜力。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长期较为亮眼的年化回报,意味着在长期持有中,投资者无需频繁操作,仅通过分享企业现金流的持续积累,就有望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这一数据不仅超越了多数宽基指数,也为追求长期收益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配置选项。
全收益指数19%的年化回报并非来自短期炒作,而是源于指数对高现金流企业的长期聚焦。投资者需要明确,类似华泰柏瑞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这样的产品是定位长期的配置工具,适合将其纳入 “底仓”,通过时间的复利效应,让企业的现金流优势转化为投资回报。
在不确定中寻找 “确定”
首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的发行,标志着A股市场的被动投资工具向“基本面深度”迈进了一步。
当市场从追逐概念回归到审视企业真实“造血能力”,当投资转向“选质量”,这类产品的出现恰逢其时。
这类现金流投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化繁为简的选择:无需精通财务分析,只需通过 ETF 这一工具,就能将资金分配到那些真正能创造现金流的优质企业中。基日以来19%的年化回报,不仅是对过去业绩的总结,更是对长期价值投资的一次印证 —— 在波动加剧的市场中,锚定企业的核心价值,或许能让我们在不确定中找到一份难得的“确定”。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旗下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公司旗下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