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创新浓度最高的经济轴线”,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正从“地理相邻”迈向“创新共融”。10月26日,2025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暨沿沪宁城市科技和产业协同创新日上,沿线上海、南京、无锡等9城主政者齐聚,围绕“推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加强跨区域产业协同”主题共商破局,目标打破行政壁垒,将15.9万亿元经济体量转化为协同创新的倍增效应。
这条贯通长三角黄金腹地的创新走廊,2024年GDP达15.9万亿元,占全国11.8%、长三角48%,集聚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上市科技公司。9城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新质生产力”:南京构建“4+6”产业体系,6个产业突破2000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有望破万亿;无锡以物联网、集成电路为核心,集成电路规模全国第三,封装测试居首;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8500亿元,形成“发储送用网”全生态闭环;苏州工业总产值稳居全国第二,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领域布局显著;南通聚焦“一船一电两高两新”六大集群,造船量占全国十分之一;镇江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C919内饰件90%、50%铝材及复合材料结构件为其制造;泰州以“大海新晨”为特色,大健康产业近4000亿元,造船量占全球十分之一以上。
关于协同创新,南京建议聚焦信息通信、生物医药等四大领域;无锡提出提升规划系统化、操作协同性及打造标志性成果;常州强调“链上协同”,构建创新链、产业链协作体系;苏州主张政府做好服务,放大上海优势;南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整合上海及苏南资源;镇江发挥成本与物流优势;泰州推动产业链龙头牵头建强整体产业链;普陀以专业服务业支撑沿沪宁产业发展。
活动后,9城及合肥等3市共同启动“沿沪宁协同创新三年行动倡议”,延伸城市合作路径。
来源:第一财经
#军工利好扎堆出现 军工股持续活跃#
#黄仁勋最新演讲勾勒AI宏伟蓝图#
#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