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视为行业“量产元年”,人形机器人加速走进工业车间。优必选等头部企业披露大额订单,Walker系列订单总金额突破8亿元,首批数百台Walker S2工业人形机器人已量产交付,覆盖汽车制造、智慧物流等领域。但“机器人员工”是否适配复杂工厂环境、应对自主作业等挑战,以及商业化落地进展如何,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优必选副总裁焦继超指出,公司聚焦搬运、分拣、质检三大核心工位,因人力短缺痛点突出且投入产出比高,成为率先落地场景。不过,环境感知、定位导航等技术难题仍是自主作业核心挑战,若拉通全天工作时长,其效率有望2-3年内达到人力平均水平。
工业场景被视为商业化落地最佳选择,优必选自2023年起探索分拣、搬运等多工位,经验证聚焦三大客户群体:车企受成本与竞争驱动引入机器人,3C半导体企业(如富士康)面临劳动力短缺,传统制造业(如服装企业)招工难。最终收敛至搬运、分拣、质检,因这些工位人员流失率高、管理难度大、环境复杂,且当前车企甚至需下沉村镇招工。
近日Walker S2开启量产交付,标志规模化应用新阶段。相比前代Walker S1,S2经8个月迭代,核心突破包括:新增腰部自由度实现全范围触地作业;采用3D打印等新材料减重并增加自由度;自主换电技术解决续航短板,支持10-20小时连续作业。其优势在于空间适配性(狭窄环境作业无需改造产线)与泛化能力(通过“软件定义硬件”切换任务包),提出“Co-Agent”技术,将工人工位分类对应不同“Agent”,打造全能型设备。
焦继超判断,人形机器人单次作业效率短期难超人力,但2-3年拉通全天工作时长后可达到人力平均水平,其核心价值在于持续稳定作业、避免人力管理难题。当前行业呈现小批量交付、需求迫切、集群作业三大趋势,优必选战略是先聚焦工业场景,深耕三大工位,未来或向商用、家庭场景延伸。全球市场中,中美企业分据高端与场景落地,优必选等本土企业以价格破局,8亿元双足机器人订单印证其市场竞争力。
来源:李明明
#银行股逆势走强!行情逻辑是什么?##中金公司合并两券商!券业重组浪潮持续##观点搭子团火热招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