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是潜伏在肺部的“不定时炸弹”,良恶性难辨?如今,一场借助科技“侦探”的精准诊疗革命正在推进。作为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的“常客”,直观复星今年带来肺癌诊疗一体化整体方案,其中备受瞩目的Ion支气管镜机器人成为现场焦点。活动中,多家合作机构联合发起面向高危职业人群的“肺”常守护公益项目,让进博会上的“科技展品”切实惠及更多患者。
进博会不仅让“展品变商品”,更在推动前沿技术转化为普惠医疗资源方面意义深远。此次,直观复星联合西门子医疗、上海和睦家医院,在上海市总工会指导下正式启动“肺”常守护公益项目,目标是为高肺病风险职业人群打造从筛查到治疗的完整健康链条。
数据显示,肺癌总体五年生存率仅19.7%,而早期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77%-92%。这组对比不仅是数字差异,更揭示了早筛对治疗的关键影响——早筛能将患者从晚期高成本、低疗效的困境,转向根治机会更大的早期干预阶段。“肺”常守护公益项目的启动,正是为了将这一关键机会带给高危人群。
该项目的“核心武器”——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堪称肺部结节的“精准定位器”。它能在影像引导下精准锁定结节位置,通过纤细导管搭载活检器械采集组织样本,快速判断结节性质,整个过程仅需30分钟左右。更重要的是,它兼容冷冻消融等治疗设备,筛查后可立即对病灶进行干预,避免二次手术。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器人通过支气管自然通道进入人体,无需开胸或穿刺,大幅降低了治疗创伤。
上海市肺科医院内镜中心顾晔教授指出,我国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约70%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早期与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差距悬殊,提升早诊早治水平是改善预后的核心。“肺”常守护公益项目正是推动这一进程的积极实践。
值得关注的是,在公益项目启动的同时,“和睦家医疗形状感知支气管镜机器人国际培训与示教中心”同日挂牌。通过引入国际标准化操作流程,并结合中国临床实践开发本土化课程,中心将为提升我国肺癌早诊早治水平筑牢人才根基。
来源:上观新闻
#工信部: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两部门:2035年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马”字辈再度活跃!如何看待“炒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