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科技主线!CPO 概念迎来三重共振,8家核心标的值得关注!
2025-11-09 16:44·趋势捕手
2025 年科技股反弹浪潮中,CPO(共封装光学)板块凭借硬核逻辑成为领涨先锋。这一赛道的崛起并非短期炒作,而是 AI 算力爆发、技术迭代突破与政策支持形成的结构性机会,长期成长空间清晰,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核心方向。
一、看好 CPO 概念的核心逻辑
1、技术颠覆破解算力瓶颈:CPO 将光引擎与交换芯片集成封装,把电信号传输距离从厘米级缩短至毫米级,实现 800G 向 1.6T、3.2T 的跨越式升级,同时降低 40% 以上功耗,完美适配 AI 大模型的高带宽、耗需求。
2、产业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全球 AI 算力军备竞赛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加速建设,仅某国际数据库软件公司的 400 亿美元芯片订单,就拉动近 450 万块高端光模块需求;5G-A 商用、6G 研发推进,进一步打开 CPO 应用场景。
3、政策与资金双重加持:国内 “十四五” 规划明确推动高速全光网络建设,国资委强化智能算力中心布局,直接拉动需求;机构资金持续流入,头部企业动态市盈率稳步提升,反映市场对行业增速的乐观预期。
二、重点看好的8家 CPO 核心公司
1、中际旭创(300308):全球光模块绝对龙头,400G/800G 合计市占率超 30%,800G 产品出货量占全球 60%以上,在高端市场形成垄断性优势。深度绑定微软、谷歌、Meta 等海外顶级云厂商,CPO 技术与英伟达、博通等芯片巨头联合研发,2026 年将推出 1.6T 硅光 + CPO 模块,技术落地节奏领先行业。
2、新易盛(300502):具备 100G-800G 全速率高速光模块批量交付能力,北美云厂商认证进度领先同行,800G 产品进入亚马逊、微软供应链核心环节。掌握 CPO 核心的高速光器件封装技术,自研光引擎已进入客户测试阶段,在光芯片耦合、热管理等关键领域拥有多项独家专利。
3、天孚通信(300394):CPO 上游核心供应商,为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全球头部光模块厂商提供耦合封装设备、光学元件及整体解决方案,产业链地位不可替代。掌握高精度光学对准、无源器件集成等关键技术,与 Lumentum、II-VI 等海外芯片厂商深度合作,直接受益 CPO 量产带来的上游器件需求爆发。
4、剑桥科技(603083):全球少数率先开发 800G/1.6T 光模块的厂商,400G 模块在微软、AWS 等客户中份额领先,800G 产品已实现规模出货。具备 “光 + 电” 垂直整合能力,自研高速电芯片适配 CPO 需求,1.6T 硅光模块已完成实验室验证,2026 年有望实现量产,技术迭代速度快。
5、光迅科技(002281):国内少数覆盖芯片 - 器件 - 模块全产业链的平台型企业,背靠中国信科集团,在光通信领域拥有数十年技术积淀,研发实力雄厚。高速光芯片(25G/100G EML)与硅光模块技术成熟,自主化率高,CPO 方案已通过内部验证,可向客户提供 “芯片 - 模块 - 系统” 一体化服务。
6、联特科技(301205):光通信收发模块实力派,在美国硅谷设有研发中心,拥有超百项专利技术,在高速光模块设计、封装测试等领域技术领先。产品覆盖 10G 到 800G 全速率,深度服务国内外数据中心巨头,CPO 技术研发与客户认证同步推进,有望快速切入高端供应链。
7、亨通光电(600487):通信网络领域龙头企业,在光通信、海缆等业务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已成功推出 3.2T CPO 工作样机,技术迭代走在行业前列。产品可适配 5G 基站、超算中心、数据中心互联等多场景,兼具光通信与能源互联业务协同优势,抗风险能力强。
8、紫光股份(000938):率先推出 800G CPO 硅光交换机,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可提供 “CPO 模块 + 交换机 + 云计算” 全栈 ICT 基础设施服务,实现技术与场景深度结合。依托自身在云计算、网络设备领域的存量优势,CPO 技术可快速落地至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中,商业化路径清晰且落地速度快。
三、CPO 概念投资核心看点与行业趋势
1、技术迭代加速落地:当前行业正处于 800G 向 1.6T 过渡的关键期,CPO 作为解决高速传输功耗、成本问题的最优方案,2025-2026 年将进入量产元年。头部企业已完成实验室验证,部分厂商启动客户测试,技术落地节奏超市场预期,有望带动板块估值持续提升。
2、选股核心维度:优先选择 “技术硬(有自研专利 / 硅光储备)+ 客户优(绑定海外云厂商 / 国内运营商)+ 业绩实(营收净利润双增、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的企业,规避纯概念炒作、缺乏核心产能的标的。
风险提示:CPO 行业存在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阶段性产能过剩、国际专利壁垒、客户认证进度缓慢等潜在风险。同时,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影响企业盈利能力。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技术落地进度、客户订单情况与市场竞争变化,理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