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未来5年,光模块谁才是真的王者?
【收藏学习】未来5年,光模块谁才是真的王者?
2025-09-27
未来5年,光模块谁才是真的王者?
800G是基础,1.6T是过渡,3.2T真正开启CPO时代。
所谓的800G、1.6T、3.2T这些,其实是数据吐出量的定量,也就是数据传输的速度,简单理解就是网速。K-M-G-T,就是这样演变的。800G,就是800Gbps。1.6T以上,只能用CPO了,也就意味着传统光模块,其实到了1.6T就是顶峰了,后面只能走CPO路线。这里面就解释了为什么1.6T刚好就是个过渡而已,3.2T才真正开始CPO时代。所以,1.6T我认为不是重点,重点在3.2T。
为什么要采用CPO?因为需要更大的数据量、更远的传输距离、更低的能耗、更低的损耗,那就必须走CPO路线,所以不要担心CPO被替代的问题,终极形态的AI算力群,3.2T是核心,后续还会发展到6.4T,那就更远了。
目前英伟达的CPO交换机采取的是1.6T光引擎cpo模式,主要还是受制于技术成熟度的问题。3.2T还不成熟,CPO本身也不成熟,1.6T相对成熟了,所以,先采用1.6T做过渡就是这么个意思。
800G成就了中际旭创(300308),3.2T,谁会是王者呢?谁先搞出来,谁就可能成为王者。
3.2Tcpo模块,目前进展最快的是华工科技(000988),已经发布了硅光3.2T液冷cpo模块,新易盛(300502)和中际旭创(300308)都处于研发阶段。
3.2Tcpo光引擎、器件等,主要公司是天孚通信(300394)、光迅科技(002281)和仕佳光子(688313)。
这里面有个重点:薄膜铌酸锂。
薄膜铌酸锂在1.6T光模块开始就体现出性价比了,到了3.2T,我认为是必配。
1,驱动电压低于1V,功耗比硅光低40%
2,天然支持单波200G/400G,解决3.2T布线难题。
3,可以和交换机芯片工艺兼容,这就是省了投资产线的钱。
4,更适配液冷,3.2T都得配液冷。
5,更高带宽。
硅光的优势其实就在于成本优势,但是,上到3.2T之后,价格变得不那么敏感,所以,性价比上,明显是薄膜铌酸锂更优。主流也采用硅光+薄膜铌酸锂的组合。
薄膜铌酸锂的核心公司,一个是光库科技(300620),一个是天通股份(600330)。其它涉及的还有联特科技(301205)和德科立(688205)等。
光库科技(300620)的优势是卡位薄膜铌酸锂芯片一体化,公司有个定增项目5个多亿的投入,已经投入了3.72亿,就是专门研发薄膜铌酸锂芯片的,本身公司主营就是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器件,用在光通信和激光雷达上。
天通股份(600330)就是上游核心材料,而且6英寸的薄膜铌酸锂晶圆已经量产了,非上市公司12英寸也突破了。
薄膜铌酸锂还是相干光模块的最佳配置,相干光模块是ocs的关键。
总结:3.2T光模块CPO进展最快的就是华工科技(000988),薄膜铌酸锂最好的两家公司光库科技(300620)和天通股份(6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