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一文强调,中国经济正加速转型升级,其蕴含的投资机会与市场空间不仅惠及国内,更将为全球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国平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分析,在新旧动能持续转换的背景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机遇主要体现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与新基建三个关键领域。
他指出,这一判断既源于全球产业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也顺应了中国国内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国际视角看,当前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产业与科技的较量。从国内层面看,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居民收入、应对成本优势丧失等挑战,也迫使中国必须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李国平表示,未来五年,随着房地产、传统消费、传统基建等旧动能逐步衰减,新动能的加速崛起将形成显著反差,而新旧动能的交替转换,将催生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新基建三大核心增长机遇。
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是推动传统低端制造业向高端领域跨越:在汽车领域,加速从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技术转型;制造业则逐步以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流水线,提升生产效率;医药行业从依赖仿制药转向创新药研发,通过专利技术转让提升附加值,优化服务业贸易结构。
科技创新领域的三大重点赛道值得关注:人工智能作为核心发展方向,其场景化应用将延续互联网行业的增长逻辑;芯片产业需突破技术封锁,摆脱专利依赖;新能源领域则需向“核聚变”技术攻坚,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有望借此实现能源产业的代际突破。
新基建需与传统基建区分布局:高铁、高速公路等传统基建已进入饱和期,未来应重点建设算力基础设施与通讯网络,以满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大规模应用对算力、通讯能力的迫切需求。
面对新旧动能转换,企业应如何把握机遇?李国平认为,高科技企业需将研发投入置于优先地位。例如,华为每年超千亿元的研发投入使其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创新药企百济神州虽长期亏损,但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突破百亿元,净利润实现扭亏,印证了“研发驱动增长”的行业逻辑。
传统企业的核心策略是优化业务结构。部分家电企业因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导致增长受限,而美的集团通过拓展小家电品类、布局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业务等,实现了业务多元化,有效分散了经营风险。白酒、传统服装等行业同样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避免陷入“低端锁定”困境。
#低空经济突破:吨级无人机跨海运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