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赢基金“智选系列”凭借亮眼业绩声名鹊起,成为行业内备受关注的标杆,引得众多同行效仿。据Wind统计,永赢科技智选A年内净值增长率达196.53%(截至9月19日),在全市场偏股型基金中排名首位。
早在2022至2024年,永赢基金便率先布局“智选系列”,共发行10只聚焦细分赛道的基金产品。其中,永赢科技智选聚焦云计算领域,永赢先进智造则押注人形机器人赛道。今年一季度,伴随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热度攀升,永赢先进智造业绩跻身行业前三;二季度光通信、PCB主题爆发,永赢科技智选又跃居前列。这些产品如同“赛道猎手”,总能在科技风口切换时抢占先机。
永赢先进制造基金经理张璐目前管理5只产品,其管理规模从年初的20亿元飙升至二季度末的154亿元,增幅近8倍。规模扩张也带动公司业绩增长,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1.82亿元,同比大增80%。
然而,基民实际收益与基金净值呈现背离:以永赢先进制造A为例,尽管上半年净值增长46.28%,但该基金整体净利润为-1.37亿元,加权平均净利率达-6.07%。这意味着,近47%的净值涨幅并未转化为基民收益,反而因二季度人形机器人板块回调,资金追涨杀跌导致“高买低卖”,多数投资者最终“镜花水月一场空”。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鹏华碳中和C身上。该基金同样押注人形机器人,上半年净值增长49.04%,但整体净利润亏损5.36亿元,加权平均净利率-8.79%。基金净值曲线虽亮眼,基民却普遍亏损。与张璐类似,鹏华碳中和基金经理闫思倩也在2025年上半年吸金近百亿,二季度末管理规模达161亿元,跻身百亿基金经理行列。
永赢智选系列与鹏华碳中和等产品的共同特点是押注单一细分赛道,这与分散投资、均衡配置的基金运作原则相悖,导致净值波动显著放大。正如俗语所言“富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在风口期,基金净值快速冲高,吸引大量投资者追高;但市场回调时,又因单一赛道下跌,净值如“下坠飞刀”,多数投资者“过山车”后亏损惨重。
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工具,需坚守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结合持有人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配置。对于基金经理深入研究的细分领域,可适度超配,但不应“一把梭”,将投资异化为赌博,把公募基金变成投机工具。此类押注单一赛道、刻意放大波动的做法,其合理性确实值得商榷。
历史经验值得警惕:2014至2015年,部分基金公司通过大量发行分级基金人为放大波动,成为诱因之一;2020至2021年,部分公司押注单一赛道并在高位发行爆款基金,又成为2022年后市场调整期的风险隐患。这些教训警示我们,单一赛道投资的危害不容小觑。
当前A股市场自2024年9月24日起逐步回升,这份向好局面来之不易。此前3月我们已在视频中警示单一赛道投资风险,如今再次呼吁永赢、鹏华等基金公司重视投资者利益,守护市场健康生态。
来源:蓝鲸新闻
#光交换机(OCS)成AI产业链新热点##高盛称A股“慢牛”格局稳固##指数操盘手集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