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25衢州产业资本招商大会暨氟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在浙江衢州正式启幕。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在题为《培育人形机器人产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演讲中指出,人形机器人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标杆,正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
在政策层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已明确将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与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列为新经济增长点,强调“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在此背景下,厘清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传统机器人及具身智能的关系尤为重要。
徐晓兰解释,具身智能指具备物理实体的人工智能系统,突破了传统AI“有脑无身”的局限,其形态既包括人形、四足等机器人,也涵盖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等智能设备。而人形机器人是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集芯片、传感器、AI算法、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多领域技术之大成,也是具身智能的最高形态,目前正从“舞台演示”“赛场竞技”逐步向“家庭服务”“工厂作业”延伸,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颠覆性产品。
她还对今年进博会期间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图景(2025年版)》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呈现四大“加速”态势:市场规模加速扩张,预计未来将形成万亿级市场;量产进程加速落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完善;应用场景加速渗透,向工业生产与生活服务领域深度延伸;产业生态加速构建,通过标准制定、赛事驱动、开源平台建设强化支撑。
徐晓兰强调,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带动效应显著,据测算具有1:10的乘数效应,能通过杠杆作用有效拉动消费。最后,她为衢州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提出建议:聚焦技术攻关筑牢核心竞争力,聚焦场景驱动打造应用示范标杆,聚焦服务优化完善产业支撑体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4000点 到底要不要止盈?#
#人形机器人入厂经济账曝光:两年回本#
#沪指失守3300点 还有进场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