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费赎回期长、短期赎回费高,无可厚非
该基免费赎回期2年,半年至一年赎回费0.1%,半年内0.3%,7天内1.5%
已明示(显性费用)、申购前自己规划投资与否;倡导长期投资理念、对基金公司和基民均有利
只是当前低利率期、债券安全边际薄的震荡市,提前赎回比例可能上升、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收益
2、隐性“运作费”比同类债基高一倍多、基民持有成本太高!
债券基金年管理费一般在0.3%左右、托管费0.08%至0.1%
该基年管理费0.7%、托管费0.2%,再加审计费、信息披露费、银行手续费等,共计高达1%,比同类债基高一倍多、基民持有成本太高!
2024年报披露:该基24年提取管理费1.54亿元、托管费0.44亿元、加审计费信息披露等费用33.7万元,运作费合计超2亿元(不包括税金基附加244万元、也不包括申赎交易费)
今年半年报披露:该基上半年提取管理费0.63亿元、托管费0.18亿元、加审计费信息披露等费用16.5万元,运作费合计近亿元(不包括税金基附加76.5万元、也不包括申赎交易费)
无论基金持仓涨跌,各项“运作费”每日固定计提、从当日基金净值中扣除,剩余后的盈利或亏损归基民
3、为弥补高额运作费、需增厚收益,提高风险溢价
债基增厚收益的途径无非是加高杠杆、拉长久期、为高票息信用下沉
债券基金杠杆率140%上限是硬约束
过度拉长持仓债券久期、增加基金波动率和盈亏风险
为获取高票息而信用下沉,最令人担忧
4、为高票息信用下沉至高额“未评级”债,警惕兑付违约(踩雷)
多年来该基持仓一直以信用债(票)为主,属信用债基金
半年报披露:票息收入2.78亿元、基金经理买卖债券差价收入2.31亿元,债券投资收益以票息收入为主、基金经理买卖差价为辅
持仓长期信用债中“未评级”高达127.55亿元占比54.65%(报告底注“未评级”中不含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同业存单等,见半年报第31页)——信用下沉、警惕踩雷!
债券的底层资产指所借资金的最终流向,利率债底层资产由政府或国行过滤并背书、无违约风险
信用债底层资产经多层嵌套包装,很难穿透其复杂结构、厘清本原,信用评级本不可靠又难以动态追评
票息越高、信用等级越低、违约风险越大,当前形势下“3B以下”和“未评级”信用债不踩雷就是万幸
5、简略展望
债市涨跌取决于债券供求,与市场流动性正相关、与市场利率负相关
a、明年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规模还将增加(供给)
b、中美利差(关乎RMB汇率)、硬约束RMB利率下限
c、商行的实际坏账率接近甚至高于其净息差,硬约束利率下限
———多因素制约未来债市,低利率时期,债券安全边际薄、降低期望!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