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航空航天ETF(天弘)盘中强势翻红,上涨0.58%,成交额超4160万元,换手率接近8.65%,显示出资金对该板块的关注度正在提升。而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行情波动——其背后,是商业航天乃至整个空天产业正在迎来一轮实实在在的政策催化。
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我国卫星物联网将进入为期两年的商用试验阶段。这标志着低轨卫星组网、物联网通信应用等商业航天关键领域,从技术验证正式迈入商业模式探索阶段。
从个人角度看,这份文件虽以“征求意见”形式出现,但释放出的信号极为明确:国家正系统推动空天基础设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卫星物联网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未来智慧农业、远洋物流、应急通信、低空经济等众多场景的底层支撑。它的试验和推广,意味着商业航天正从“讲故事”阶段走向“拼落地”阶段。
此次政策推进,至少带来三方面实质性利好:
一是明确商业路径。两年试验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商业预期和市场窗口,卫星制造、发射服务、通信运营、终端设备等产业链多个环节将直接受益。
二是带动创新协同。卫星物联网与低空经济、5G-A/6G通信、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高度协同。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已不再遥远,而将成为数字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吸引资金关注。随着商业模式的清晰,资本对航天的投资逻辑正从“主题炒作”转向“成长价值”。航空航天ETF的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板块价值重估的预期。
当然,我们也要理性看待行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卫星物联网真正实现大规模商用仍面临成本、技术、商业模式等多重挑战。两年试验期既是机遇,也是对企业技术实用性和商业可行性的重要检验。
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商业航天正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进入快车道。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点不妨从短期行情转向长期产业趋势。那些具备核心能力、已进入主流供应链、或能在特定场景率先落地的企业,有望在这一轮空天产业变革中占据先机。
航天产业从来不只是“飞天梦想”,更是大国竞争的战略高地与未来经济的新增长极。此次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的启动,或许正是中国商业航天真正起飞的前奏。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航天军工板块大涨 行情能否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