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条重磅消息——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启动了“百城百区”文旅消费促进计划,联合银联、各大金融机构和平台企业,要发消费券、搞支付满减,还要优化入境游支付环境。各地也在陆续跟进,目前预计要发超过3.3亿元的文旅消费补贴!
看到这条新闻,我第一反应是: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这两年文旅市场是真的不容易。虽然大家想出去玩的心一直都在,但消费行为明显更谨慎了。景区门票不便宜,住宿交通也是硬支出,不少人都是“心动了、搜完了、收藏了,但最后又取消了”。现在有真金白银的补贴进来,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实打实的利好。
这次政策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关注:
除了常规的消费券之外,还专门提到了“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不光要刺激内需,还要吸引境外游客进来消费。想象一下,以后外国朋友来中国,支付更便捷、游玩体验更好——这不只是经济账,更是文化输出的好机会。
而从发放主体来看,这次不再是单一政府补贴,而是联动了中国银联、金融机构和各大平台企业一起参与。这意味着补贴形式会更灵活,可能出现在你刷卡的满减里、平台的优惠专区,或者景区现场的立减活动。覆盖面广了,领用门槛也大概率会降低。
我算了一笔账:
3.3亿元,如果每张券面额30元,那就能发1100万张!哪怕你是“非酋体质”,这次应该也不难抢到。更何况各地还在持续加码,有些重点旅游城市甚至可能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
不过我也想提醒几句:
领券开心,但也要理性消费。别单纯因为“便宜”就去囤一堆根本用不上的文旅产品,或者盲目跟风打卡。要知道,文旅消费的核心是体验,不是占便宜。我们要的是“诗和远方”,而不是“换个地方刷手机”。
最后提个建议:
各地在发放消费券的同时,能不能也配套做些高质量的文化活动、特色旅游线路?光给钱不够,还得给玩法。让消费券不仅是一张“打折卡”,更成为开启新体验的“钥匙”。
这一波政策下来,预计五一、端午、暑假会迎来一波旅游小高峰。你准备好了吗?打算把消费券用在哪里?评论区聊聊!
#白酒等大消费走强 风向变了?#
#大消费强势归来!还能上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