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再次上演“V型”反转。经历了早盘的震荡下探后,人工智能板块午后企稳回升,展现出顽强的韧性。截至收盘,两大核心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双双翻红,微涨0.1%。
更值得关注的是资金面的动向:板块全天成交额突破10亿元,相关ETF产品更是获得了近1.4亿份的净申购。这清晰地表明,有资金正在趁回调之际悄然布局。
一、为什么说“探底回升”比“单纯上涨”更有意义?
在投资中,市场的“体质”往往通过其应对下跌的能力来检验。今天的“探底回升”传递出两个积极信号:
1. 抛压减弱,承接有力:
早盘的下跌并未引发恐慌性的抛售潮,反而有资金认为当前位置已具备足够吸引力,果断入场承接。这种多空博弈后多方胜出的局面,通常意味着阶段性底部正在夯实。
2. 趋势未破,信心仍在:
板块在回调后能迅速拉回,说明市场对人工智能的长期逻辑依然认可,当前的调整更多属于技术性获利了结或受市场整体情绪扰动,而非基本面的转向。
二、10亿成交额与1.4亿份净申购,是谁在买入?
这组数据是解读今日行情的核心密钥。
-成交额代表活跃度:超10亿元的成交额,说明人工智能板块依然是市场中最活跃、最聚拢人气的主线之一。高流动性确保了投资者能顺利进出,这是板块保持生命力的基础。
-净申购代表真金白银的看好:
净申购,意味着资金的买入量大于卖出量。这通常不是散户的短期行为,而更可能来自:
-机构投资者:进行中长期战略配置,看好AI的产业趋势。
-聪明钱(Smart Money):认为当前估值已进入合理或低估区间,进行左侧布局。
-定投盘:采用定期定额方式的投资者,在下跌中持续收集筹码。
简而言之,是相对理性的长线资金在托底和布局。
三、现在该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板块?
当前的AI板块,正处在一个“长期故事宏大”与“短期业绩分化”的交织点上。
-长期的“明牌”逻辑未变:
AI技术革命仍在深化,从大模型走向应用落地,从软件走向软硬结合(机器人、智能驾驶)。国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也未改变,这决定了其仍是未来数年的核心赛道。
-短期的“阵痛”需要消化:
部分公司估值仍不便宜,且上半年涨幅过大,需要时间或业绩来消化。市场也在等待更多企业交出能证明商业化能力的财报,而非仅仅讲述技术愿景。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的操作关键在于“区分”与“定力”:
-区分公司质地:投资应聚焦那些有核心技术壁垒、有清晰商业化路径、有客户订单落地的真正龙头公司,而非纯概念炒作标的。
-保持定力:如果你相信AI的长期未来,那么利用市场的波动进行分批布局或定投,是比追涨杀跌更优的策略。
四、一个重要的提醒:警惕“泛AI化”标签
随着AI热度高涨,许多公司都试图为自己贴上“AI”标签。投资者需保持清醒,仔细甄别:
- 其AI业务是核心主业,还是微不足道的尝试?
- 其AI技术是自研真本事,还是外包贴牌?
- 其AI故事是否有对应的收入和利润支撑?
五、今天的探底回升与资金流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微妙的积极信号。
它或许预示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沉淀后,市场的焦点正重新回到那些能够真正代表未来方向的成长主线上。对于AI这样一个高成长、高波动的板块而言,波动是其常态,而每一次深蹲,或许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起跳。
#华为十大预测:算力将暴增10万倍#
#甲骨文飙涨近36%:云业务狂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