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基金从去年第4季度至今,规模持续大幅下降
去年第4季度赎回124.47亿份,模规缩减70.33亿份、降幅38.96%
今年第1季度赎回50.38亿份,模规缩减28.3亿份、降幅27.54%
今年第2季度赎回19.94亿份,模规缩减10.65亿份、降幅13.23%
今年第3季度赎回32.96亿份,模规缩减25.2亿份、降幅38.25%
四个季度(一个年度),该基规模从176.64亿份骤降至现在的42.16亿份,降幅高达76.14%
2、所谓“双债”指纯债(信用债+利率债)+可转债(信用债可转股)
半年报披露6月末持仓:企业债46.6%、中期票据65.24%,杠杆率132.34%
三季报披露9月末持仓:企业债54.5%、中期票据47.04%,杠杆率118.86%
———实际是企业信用债基金
3、为高票息信用下沉至高额“未评级”债,谨防兑付违约(踩雷)
今年半年报披露:
票息收入2.93亿元占比78.76%、基金经理买卖债券差价收入仅0.8亿元,债券投资收益主要是票息收入、基金经理买卖差价收入太少
持仓长期信用债中“未评级”94.89亿元占比高达53.63%,短期信用债7.06亿元均“未评级”(总持仓基本是信用债,未评级亦基本是信用债,见半年报第37页)———信用下沉、警惕踩雷!
债券的底层资产指所借资金的最终流向,利率债底层资产由政府或国行过滤并背书、无违约风险
信用债底层资产经多层嵌套包装,很难穿透其复杂结构、厘清本原,信用评级本不可靠又难以动态追评
票息越高、信用等级越低、违约风险越大,当前形势下“3B以下”和“未评级”信用债不踩雷就是万幸
4、简略展望
债市涨跌取决于债券供求,与市场流动性正相关、与市场利率负相关,多因素约束未来债市:
1、明年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规模还将增加(供给)
2、中美利差(关乎RMB汇率)、硬约束RMB利率下限
3、商行的实际坏账率接近甚至高于其净息差,硬约束利率下限
————低利率时期,债券安全边际薄、注意风控!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