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羊城,干爽的风拂过琶洲展馆的金属屋顶,22万平方米的展厅内,1085辆展车整齐陈列,其中93辆为全球首发车型,新能源汽车达629辆,占比近58%。这场2025广州国际车展,正集中展现着汽车产业前沿技术与转型成果。
车企掌舵人的言论同样备受关注。发布会上、访谈间里,冯兴亚、何小鹏、李斌等行业领军者,围绕行业变革、产品布局、技术路线等话题,发表了诸多直击核心的观点。
**谈变革:从“方向”到“成效”**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谈及“番禺行动”一周年变革时表示,“已找准方向,初见成效。虽部分成果尚需沉淀,但终将带来价值。”他强调,当前广汽造车的起点与终点都是用户,通过重构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体系,业务效率提升约50%,市场响应速度加快6倍以上。
梅赛德斯-奔驰则展示“油电同质、油电同智”战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称,“油电同质的奔驰标准不应因驱动形式差异而改变,油电同智的体验也并非电车专属。”其C级、E级、S级等燃油车型通过智能升级,持续巩固竞争力——这背后是德系豪华车应对本土高端品牌新能源冲击的转型努力。
**谈产品:回归“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福特中国在渠道整合近两月后,带来福特智趣烈马与新蒙迪欧,总裁吴胜波表示,中国市场竞争激烈,需回归消费者,聚焦服务对象、内容与方式。岚图汽车则发布岚图梦想家山河,并预告旗舰轿车追光L下月上市,董事长卢放认为市场需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需求,呼吁合作做大新能源市场。
**谈技术:纯电与混动的“路线之争”**
技术路线的讨论尤为热烈。蔚来李斌提到,10月纯电销量增长20%,增程下降20%,用户对纯电接受度提升,2025年将成纯电体验关键拐点,其体验增益已超过充电不便的损耗。但小鹏何小鹏认为,“长期能源结构将是纯电+混动组合,增程最适配无人驾驶及未来机器人体系”,并决定投入新一代增程技术。
深蓝邓承浩直言,“增程绝非过渡技术,对其误解才认为落后,其场景价值显著,但超长续航增程短期需求将锐减。”零跑曹力则判断,“插混和增程未来3-5年仍有机会,虽增速不及纯电,但占比可观,五六百公里纯电续航可满足多数日常需求,长途出行需求仍依赖这两类技术。”
**谈机器人:从“商业落地”到“价格亲民”**
何小鹏还聚焦人形机器人。2025小鹏科技日,178厘米高、70公斤重的机器人IRON引发关注,车展上他表示,“期望机器人先在商业领域落地,实现可见的服务与情绪价值,家庭应用需突破手部能力、安全等挑战,未来将普及如汽车般。”其团队正努力将价格控制在汽车水平。
**谈竞争:从“内耗”到“共荣”**
关于竞争,李斌直言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已入“决赛阶段”,行业稳态或需10年,需坚持稳健发展。何小鹏则判断,“2026年车市竞争将更残酷”。岚图卢放呼吁:“应像‘屠龙刀’‘倚天剑’般,共同做大中国新能源市场,而非内耗,以产品、体验与品牌故事赢得用户。”阿维塔王辉认为行业已进入“最后洗牌阶段”,各领域有十几家主体,最终留存数量尚难预判。
这场车展不仅是产品与技术的盛宴,车企大佬们的观点碰撞,正折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书写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答案。
来源:王琳琳 白昊天 张冰 林子
#沪指跌破3900点关口! 如何应对?##今年买基金赚了多少钱?##低估补涨号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