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27日13:32,机器人ETF(159770)当日上涨1.03%,盘中换手率达3.84%,成交金额3.55亿元。其跟踪的指数成分股中,信邦智能(301112)涨幅达13.05%,中信重工(601608)上涨10.03%,大华股份(002236)增长8.52%,科大智能(300222)、江苏北人(688218)等个股亦跟随上涨。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当日盘中再度获得资金积极布局,截至目前申购份额已达1.08亿份。
截至10月24日,机器人ETF(159770)近一周累计涨幅达4.94%,在可比基金中排名首位。同期,该基金规模增长6.02亿元,最新份额达85.96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资金流向显示,上周五单日净流入2.09亿元,高居同类产品榜首,近7个交易日连续获得资金流入,累计净流入4.77亿元。截至10月24日,其近一年净值涨幅45.02%,同样在可比基金中位列第一。
产品亮点方面,机器人ETF(159770)深度覆盖机器人产业核心领域,投资范围贯穿上中下游产业链。其覆盖不仅包括伺服系统、减速器等关键硬件,还涵盖机器视觉、算法控制等软件环节,助力投资者精准捕捉“制造”向“智造”转型的产业升级红利。
机器人ETF(517380)对应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C类:014881)。
热点消息上,商务部商务大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智能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幅均超15%,成为新型消费增长的重要体现。这一趋势与政策扶持、需求升级形成共振: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持续发力,截至10月22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政策红利正逐步向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延伸;同时,年轻群体对高效便捷生活方式的追求,推动扫地机器人等产品从“可选消费品”向“刚需品”转变,2025年1-7月国内扫地机器人销售额达106亿元,同比增幅达40%。
技术突破同样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陈浩耀教授团队在《IEEE 机器人学汇刊》发表研究成果,提出实时多层级地形感知路径规划框架,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在地图表征效率与构型稳定性估计精度上的双重局限。该技术通过全局层的隐式地图表示实现高效地形分析,并结合局部层的迭代几何评估模拟机器人重力接触过程,可大幅降低侧翻、托底风险,显著提升复杂地形穿越成功率,已在户外崎岖地形、废墟救援等场景通过仿真与实地验证。
机构观点方面,开源证券分析称,从技术定型试错到量产破冰,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进入关键跃迁期。此前行业聚焦场景探索与路线验证,如今已转向规模化放量,政策引导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成为两大核心驱动力,加速订单落地与产能筹备。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未来二十年最大的科技产业赛道之一,当前处于行业增长斜率较大的发展阶段。
来源:界面新闻
#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科技热点摊开业啦##沪指再创十年新高!接下来你会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