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刚刚发布的9月营收数据,再一次让市场听到了半导体行业强劲的“芯”跳——单月营收3309.8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1.4%;今年累计销售额更是突破2.76万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6.4%。股价方面,无论台股还是美股,年内涨幅均超过三成,尤其美股ADR飙涨超50%。
这不是普通的财务数据更新,而是一张来自AI算力革命核心的“成绩单”。
在我看来,台积电的增长早已超越“周期复苏”的叙事,背后至少有三层逻辑支撑:
一、AI不是“风口”,而是实实在在的订单。自ChatGPT引爆大模型军备竞赛以来,全球科技巨头对高端训练与推理芯片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目前,几乎所有高端AI芯片(英伟达、AMD、自研ASIC等)都依赖台积电的先进制程——尤其是5nm及以下的工艺。这份营收增长的背后,是算力饥渴时代下,台积电近乎垄断的技术壁垒所带来的定价权与确定性。
二、不只是一家企业的增长,更是一个生态的繁荣。台积电的业绩,可被视为全球半导体景气度的“风向标”。它连接了上游设备材料、中游设计(Fabless)、下游终端应用(云服务、智能硬件、自动驾驶等)。它的增长,意味着整个AI与高性能计算产业链正在高速运转。
三、资本市场的预期早已“跑在前面”。台股年内涨34%,美股涨54%——这个幅度远远超过营收增幅,说明投资者看的不是当下,而是明年、后年甚至更远的AI浪潮与先进封装(如CoWoS)产能扩张故事。台积电已不再被看作传统制造企业,而是全球科技基建的核心资产。
但也值得冷静思考:随着地缘政治波动、产能地域多元化(比如日本、美国、德国建厂)带来的成本上升,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制程迭代风险,台积电是否能够持续维持高增长与高估值?尤其在2nm、1.4nm等更先进节点上,技术难度与资本开支正在急剧攀升。
不过就眼下而言,我们正处在AI驱动半导体超级周期的起点。台积电这份成绩单,再一次印证了:在智能时代,算力即权力。而掌握最先进算力制造能力的企业,注定成为这场革命中最不可或缺的“底座”。
有人说,台积电的业绩是“AI热的晴雨表”,但我更愿意称之为——未来十年科技竞争格局中,那条最坚硬、也最不易逾越的护城河。
#巴菲特抄底 半导体的春天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