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消息显示,国内六维力传感器龙头企业蓝点触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点触控”)近日完成C轮超亿元人民币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珠海科技产业集团跟投。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公司3个月内完成的第二轮亿元级融资。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升级、产能扩张、团队建设及海外市场拓展,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机器人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壁垒,强化市场领先优势。
蓝点触控自2019年成立起,便聚焦智能机器人力控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其核心产品六维力传感器与关节力矩传感器,以0.1%FS的高精度、10kHz高频响应等性能指标,打破了海外厂商的长期技术垄断。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多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顶尖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名誉所长、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专题专家组组长王田苗教授担任董事。已构建高性能弹性体设计、嵌入式硬件电路、高精度结构解耦算法及六维同步校准四大技术平台,客户需求响应周期缩短至3-4周,显著提升行业服务效率。
目前,蓝点触控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超万套,占国内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的80%;关节力矩传感器出货量突破10万套,占国内总出货量的95%以上。产品已覆盖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多元场景,客户包括智元机器人、小米机器人等行业标杆。在具身智能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连续三年实现销售收入翻倍。
随着产品规模化出货,公司加速推进生产自动化改造与SOP标准化建设。创始人刘吴月透露,广东新建的1万平方米生产基地已投产国内首条专用机器人力传感器产线,设计年产能达关节力传感器100万套、末端六维力传感器20万套,将使整体产能提升3-4倍。
当前,具身智能技术成熟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提速,预计2025年商用出货量将从2024年的约2000台增至10000台。作为机器人“触觉”与物理交互核心部件,力觉传感器重要性凸显,单台人形机器人需配备4个六维力传感器及28个关节力矩传感器,成本占整机BOM的15%,新兴市场加速形成。
刘吴月指出,当前机器人应用已脱离“原型验证”阶段,在数据训练、迎宾展示等场景形成批量需求,而高精度力觉传感器是高阶智能机器人AI模型训练的核心“数据入口”。公司坚持“有限场景切入、螺旋迭代发展”策略,通过解决实际小场景问题积累技术能力。未来将推出下一代人形机器人传感解决方案并加速海外拓展,红杉中国的投资将助力其借助国际资源深化全球布局。目前蓝点触控在欧洲已形成一定市场,依托航天级技术积累,研发能力比肩国际企业,国内供应链优势使其产品迭代周期缩短至2-3周,叠加航运效率优势,将进一步巩固海外竞争力。
来源:王小伟
#全球股市集体下跌 你怎么看?##观点搭子团火热招募中!##谷歌推出Gemini 3 图像编程能力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