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启幕。本届展会以“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全球超百国及地区的5000余家企业与国际组织参与,集中呈现500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观察到,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展会焦点,几乎所有参展机器人企业均设有相关演示。值得一提的是,“大模型赋能具身机器人创新峰会投资对话”(以下简称“峰会”)作为高交会核心论坛之一,汇聚凯联资本、融创投资、达晨财智、优必选科技等机构嘉宾,围绕融资泡沫争议、赛道格局、技术落地及创业方向等议题展开对话,为行业发展与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格局未定抑或泡沫显现?业界激辩投资机遇**
随着人形机器人演示密集亮相,具身智能赛道融资热度与泡沫争议成为焦点。部分观点认为赛道格局已定且存在泡沫,但峰会嘉宾普遍认为此判断片面,行业仍有投资空间。
达晨财智主管合伙人傅忠红指出,该赛道格局远未定型,跨领域玩家入局及头部科技企业加入使竞争充满变数。“目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应用场景集中于生活训练、教育等领域,与核心应用场景尚有差距,创新企业仍具广阔空间。”
融创投资创始合伙人赵俊峰结合20余年经验直言:“当前相关企业超百家,但盈利场景有限。人工智能前景虽好,当下更需冷静。”他表示,行业核心痛点在于成本高企——开发、验证、实验及营销成本叠加,多数企业难以盈利,故融创投资重点布局设备、材料、底层算法等产业链配套领域,关注减速器、电控系统等进口替代机会,“这些领域技术壁垒高、需求稳定,是当前更具确定性的方向”。
凯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姚宁波认为,技术进步带来新机遇,但成本与落地仍是关键。“十年前我参与智能机器人开发时,人工智能尚处计算机视觉阶段,行业未形成规模;如今技术迭代后,市场对智能机器人项目的投资热情显著升温。”
优必选科技投资者关系负责人陈建全(产业端代表)从企业视角观察:“作为人形机器人早期参与者,公司在天使轮至IPO阶段获多轮资本加持,上市后已启动产业上下游投资。考察初创企业时,技术体系成熟度是核心指标;对已有技术基础的企业,则更看重技术转化的工程化落地能力。”
**技术路线趋同,行业迎“脱离遥控器”关键拐点**
讨论技术趋势时,“脱离遥控器”成为嘉宾共识目标,技术落地与场景拓展同样是核心议题。
傅忠红指出,当前技术路线已趋同,行业正迎来拐点,预计明年或明年底会有企业推出脱离遥控器的产品,其投后企业正处技术突破关键期。“但续航仍是核心瓶颈,机器人要实现真正自主运行,必须解决续航问题,谁能在此突破谁将抢占先机。”
姚宁波认为边缘计算技术为突破提供可能:“将部分运算从云端转至边缘端,可解决延迟与带宽问题,这是机器人自主决策的关键支撑。真正的具身智能不是遥控机械,而是技术、数据与场景长期磨合的产物。”
陈建全则对通用智能实现持审慎态度:“现阶段通用智能无法脱离场景独立存在,硬件与垂直模型均未成熟到支撑全场景泛化。”他举例,无人物流方案中90%自动化已实现,但10%衔接工作仍需人工,“这正是人形机器人的切入场景,可尝试双足或轮式机器人泛化应用,但轮式受场景限制更大,需从小范围做起”。
关于落地时间,陈建全判断:“工业场景中,机器人落地达500-1000台时,优必选可通过真实数据积累实现质变,率先突破工业场景模型泛化;复杂全场景应用数据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预计需十年完成从简单到通用场景的技术沉淀。”他强调商业化落地中,机器人需成为数据采集载体,“通过自主选择最优路线生成有效数据集,仅靠视频或合成数据无法支撑技术落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锂电池行业拐点确立!锂电大周期来了?##杨德龙:4000点或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三星内存涨价60%!全面涨价潮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