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利空消息持续发酵之际,机器人赛道再生变数。据外媒披露,因技术难题,特斯拉已暂停今年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计划,马斯克在该领域的布局遭遇阶段性挫折。与此同时,当地时间10月9日,Figure发布首款面向量产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Figure 03(区别于前两代原型机),其目标场景覆盖家庭与工业等多领域,引发市场关注。不过,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先行者的特斯拉动态,仍是行业焦点,其变动也为整个赛道及相关概念股带来不确定性,今日机器人板块应声大幅下挫。
《The Information》援引特斯拉工程团队消息称,其在Optimus手部及前臂设计上陷入技术困境,难以实现类人化的精细操作,该环节被团队视为整个项目中难度最高的部分。回溯至今年6月,供应链消息显示,特斯拉已暂停Optimus零部件采购,将资源集中用于优化机器人软硬件技术细节。硬件层面,Optimus的关节电机在搬运重物时易过热,温度一度突破安全阈值,导致机器人被迫降速或停机;同时,其2.3kWh电池仅能支持不足2小时的持续运行,难以满足工业场景的续航要求。软件层面,实际测试显示,Optimus在特斯拉工厂的搬运效率不足人工的50%。因技术瓶颈难以突破,大量Optimus因手部零件缺失而处于待组装状态,特斯拉遂决定暂停生产,将资源转向设计优化。
安全隐患同样引发关注。今年,50岁的特斯拉员工Peter Hinterdobler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协助拆卸Model 3生产线的大型机器人期间,被重约3632公斤的Optimus手臂击中,当场失去意识。Hinterdobler近日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将特斯拉及其供应商发那科美国公司列为被告,索赔金额达5100万美元。其指控称,特斯拉未将机器人置于指定操作区域,未确保断电状态下的安全防护,且拒绝提供事故现场视频,目前诉讼仍在推进中。
此前,多家机构曾看好人形机器人赛道,认为其正迎来海内外协同发展机遇:特斯拉Gen3机器人即将定型,国内宇树、智元等头部企业加速资本化,开源证券更预测2026年国产机器人出货量将增长10倍。机构普遍认为,2025年四季度为行业规模化商业化临界点,特斯拉Optimus的灵巧手演示、马斯克推出的新薪酬激励计划,以及国内企业的资本化进展,曾共同将机器人板块推向潜力投资赛道。不过,当前进展似乎低于机构预期。
尽管技术与安全挑战重重,马斯克仍维持乐观。其近日在社交平台发布Optimus学习功夫的视频,并在电影《创:战神》首映礼红毯上,与演员杰瑞德雷托共同演示机器人动作。
与此同时,当地时间10月9日,Figure发布首款面向量产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Figure 03(区别于前两代原型机),应用场景覆盖家庭与工业等领域。多家机构评价称,该产品软硬件技术及场景布局均超预期:Figure 03摒弃高成本CNC加工,采用模具化生产(压铸、注塑、冲压),将零件制造周期从“周级”缩短至“20秒级”,单台成本大幅降低。该产品通过工艺重塑(压铸、注塑、冲压)、全球供应链整合及自建高产能制造中心BotQ推进量产,BotQ首期产线年产能达1.2万台,未来四年规划累计生产10万台。
来源:券商中国
#大消费板块逆市拉升!行情能否持续?##Figure 03人形机器人发布 量产在即##存储芯片掀涨价潮!行业或迎超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