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4000点上下,行情如何演绎?》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由国联基金主办,嘉宾围绕新能源及储能板块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了储能行业国内外发展差异,指出光伏降本推动需求,国内政策与海外电价分化促进行业增长。随后分析了产业链复苏趋势,强调中国在电芯、材料等环节的供应链优势。嘉宾提醒投资者关注技术替代风险(如固态电池对电解液的冲击),并讨论了化工等顺周期板块的补涨机会。最后推荐通过主动管理型基金获取超额收益,建议关注国联相关产品以实现长期投资目标。
1 吴刚分析储能板块投资机会。
吴刚介绍了储能板块的发展背景,指出新能源经过一轮周期后,目前光伏和风电的发电成本大幅降低,储能需求因国内外电力价格差异而分化。国内主要通过风光大基地政策推动储能需求,海外则因电力不稳定和高电价促进了户用储能的发展。他强调当前需关注储能板块的周期性节点和投资要点。
2 储能成本与发展前景分析。
吴刚分析了国内外储能成本的差异,指出国内光储尚未平价,而海外因高电价已实现平价。他强调中国仍坚持碳中和发展储能,预计国内未来3-5年装机量将翻倍。此外提及美国因数据中心扩张面临电力短缺,进一步凸显储能需求。
3 储能需求超预期推动产业链复苏。
吴刚指出,储能需求因碳中和、国内外数据增长及美国AIDC需求而超预期,带动中港美储能股上涨。产业链从电芯到材料已全面复苏,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主导。投资应关注产业趋势,如电芯、正负极、电解液等核心环节,中国供应链优势明显。
4 新能源产业链价值分析。
吴刚分析了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价值环节,指出渠道、电芯和上游碳酸锂是主要矛盾。他提到六氟磷酸锂和磷化工等供给受限环节的涨价弹性,并强调材料科学进步对电池技术路线的影响,如固态电池可能采用锂金属负极。
5 短期弹性大但长期存不确定性。
吴刚指出VC和六氟磷酸锂等板块短期供需错配导致价格暴涨,但固态电池技术可能颠覆电解液需求。赵楠认为储能上游最看好高污染限制扩产的添加剂板块,并强调锂资源的战略价值,国内产能受限叠加海外地缘风险加剧供给压力。对于储能板块,建议关注基本面指标变化,警惕供需格局恶化的风险。
6 市场预期与行业配置分析。
吴刚讨论了市场预期对行业的影响,以6伏板块为例,指出股价可能透支未来预期,需谨慎看待。他提到固态电池规划可能改变行业格局,建议关注预期是否已充分反映。对于消费板块,他表示虽不擅长短期数据跟踪,但长期看好消费配置,认为当前CPI转正为消费带来刺激点。
7 通胀预期向好但需谨慎观察。
吴刚讨论了CPI走势与通缩风险,指出中国若能快速摆脱通缩将显示经济韧性强。他分析了AI和新能源对就业的影响,以及CPI上涨背后的居民购买力问题。他认为年底资金可能转向消费板块,但目前消费数据虽显示积极信号,仍需更多数据验证。赵楠询问了化工板块的投资机会。
8 化工投资机会需观察经济数据。
吴刚认为化工板块近期上涨主要受AI、新能源等成长板块带动,属于补涨行情。他指出化工行业开始反内卷,但PPI尚未明显回升,需观察价格数据和经济走势。化工作为顺周期品种,需国内经济整体向上,新生产力带动原料需求,同时传统产业企稳。目前化工投资仍偏左侧。电解液因价格低位和巨头涨价刺激反弹,但追高需谨慎。
9 看好主动管理的阿尔法收益。
吴刚分析了电解液行业短期涨价机会与中长期技术替代风险,并讨论了储能主题投资。他更看好主动管理型基金,认为通过深度调研可获得超额收益,建议关注他管理的国联核心成长和低碳经济基金,该类产品旨在长期战胜指数表现。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