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金中证优选300指数(LOF)A(OTCFUND|501060)$调入的中国平安,业绩比较稳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利润同比增长11.5%,如果只计算第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45.4%。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6.2%,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3% ,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
一方面,消费端的持续的吸金,因为理财收益越来越低,不敢理财的放存款的更是越来越低,市场到处都充斥着各类保险公司预计利息降成零的声音,使得风险偏好极低的只能配置保险。
另一方面,投资端已经好转,保险公司业绩也好起来。
但是,经济好转就意味着降息空间有限。
其实,即使经济变差,降息空间也有限了,利率也位于底部区间了。
即使日本的降息成零甚至是负利率,也有反复,没有一降到底。而且三十年后又升回来了。
所以30年国债利率到期仍然维持极低水平,有概率,但是也有反弹概率。
顺便提一下长期债券利率极低的区间,升息骑乘效应导致长期债券价格降低,风险也比较高了。
但是对保险是利好。
可以搜索一下上世纪90年代的保单利率非常高,都有的保险公司求着客户退保的新闻。
无论新闻是否真实,反之,利率下跌空间有限,虽然上涨空间暂时没有,但是已经给保险公司的利差的利空降到了最低区间。
以中国平安为例。
中国平安的底部复苏需要真实业绩验证,季报证实来了也是双击。
连续多个季度的增长,中国平安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当前的复苏是由“寿险改革成效显现”和“宏观环境边际改善”双轮驱动的。
储蓄搬到保险、投资端的好转、财报核心指标复苏、地产风险出清、逐渐等待宏观经济指标好转。中国平安的新业务价值的V型反弹和净利润的触底回升,底部确认无疑。
一方面等待宏观经济的回暖,另一方面独特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模式,打造更深的护城河和更稳定的利润来源,从而构建长期业务壁垒,但需要更长时间来证明价值。


增持一点,为什么即使再确定也有风险?
因为所有人都有认知盲区,人不可能认知到自己不知道的部分。
既要持续学习,也要认识到自己总有意识不到的盲区,不是公开的是风险,而是考虑非常周全仍然漏掉了的是风险。
就算能够算清,企业经营也会有变化,政策变化也有对企业带来的压力,企业也得通过压力测试。
当长期走势与认知的背离,尤其情绪上来了,做出情绪影响的决定,构建的认知优势全然无存。
所以简简单单,选择企业注重分红,注重ROE,有时候比深度价值投资者做出来的业绩要优秀得多。
生活中所有的回报,无论财富、人际关系、知识都来自复利。
人在世界上生活,要力求两个简单,一个是物质生活的简单,一个是人际关系的简单。有了上面两个简单,心就会变得宁静的。
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选择简单的投资方式,理解投资风险,不能孤注一掷,构建反脆弱的投资组合,才能平淡如水的专注当下。
理解投资风险,才能自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