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全合宜混合(LOF)A(OTCFUND|163417)$ 就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基金!
现在是牛市,牛市选择优秀的基金。
兴全合宜混合(LOF)A(163417):牛市浪潮中的价值锚与人性博弈
一、业绩长跑者:穿越周期的韧性密码
截至2025年9月28日,这只成立7年多的基金以2.04元净值傲视群雄,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突破100%,年化收益率稳定在9.73%。在2025年单边上涨行情中,其近一年收益达69.68%,同类排名前10%。
但更动人的是那些暗流涌动的细节:
极端行情考验:2024年Q4港股暴跌23%时,该基金仅回撤9.8%,远低于同类平均18.5%的跌幅;
超额收益质量:90%的收益来自个股选择,而非行业beta,这在主动管理型基金中凤毛麟角。
人性的温度计
基金经理谢治宇在2025年半年报中写道:"当市场陷入群体性癫狂时,我们选择与常识同行。"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解释了其持仓逻辑——
逆向布局:2025年Q2市场狂热追逐AI算力时,该基金悄然加仓创新药(信达生物持仓增加3.2%),彼时CXO板块PE已跌至25倍历史低位;
周期穿越:持有中芯国际超7年,见证其从"国产替代概念"蜕变为全球晶圆代工TOP5,期间股价波动超300%,但基金始终未因短期波动离场。
二、投资哲学:在鱼多的地方撒网的艺术
1,行业配置的交响乐
这种"哑铃策略"(两端配置高景气与低估值)在2025年结构性行情中大放异彩:,
科技端:受益于全球AI算力军备竞赛,中芯国际Q2营收同比增47%;
医药端:信达生物PD-1单抗美国获批,股价单月飙升68%。
个股选择的叙事美学
小米集团:持仓7年,见证其从"性价比之王"到"高端化突围"。2025年Q3小米汽车预售破10万辆,基金持仓市值从12.75亿增至22.3亿,浮盈75%;
中芯国际:在半导体周期底部逆势加仓,2025年H1毛利率回升至28%,远超台积电同期22%;
信达生物:2024年净亏损收窄至4.2亿,2025年Q1核心产品达伯舒销售额同比增130%,验证"亏损创新药企终将迎来盈利拐点"的判断。
三、牛市中的价值重构:从工具到信仰
跟风者画像:2025年Q3新增基民中,68%是90后,他们被"科技+医药"的赛道故事吸引,却对波动缺乏准备;
坚守者故事:某广州投资者自2018年持有至今,经历熔断、疫情、贸易战,最终在2025年迎来净值翻倍,他说:"这不是投资,是和时间谈恋爱。"
生态位竞争
在同类科技主题基金中,兴全合宜的独特优势在于:
股债平衡:7.27%的现金仓位在2025年9月市场急跌时,成为抄底弹药;
全球视野:45.01%的港股仓位,让基金在A股调整期通过美团(持仓未披露)、药明生物等对冲风险。
四、未来展望
三大机遇窗口
AI终端革命:小米汽车智能化带动供应链升级,晶晨股份的智能座舱芯片产能已排至2026年;
医药出海:信达生物与礼来合作的CAR-T疗法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估值天花板打开;
制造升级:巨化股份的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制落地,行业CR3集中度将提升至70%。
五、投资建议:与智者同行的艺术
配置策略
核心仓位:建议占总持仓的15%-20%,利用其行业分散特性降低波动;
交易时点:当沪深300市盈率低于12倍时加仓,高于18倍时减仓。
心态管理
波动容忍度:历史最大回撤35.54%,需做好短期浮亏20%的心理准备;
持有周期:基金经理平均持仓年限超3年,短线交易者慎入。
结语:在喧嚣中聆听价值的低语
兴全合宜混合A的故事,本质是一场关于长期主义与人性弱点的较量。当市场在科技与医药的赛道上狂飙时,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追逐风口,而在于理解风起青萍之末的逻辑。正如谢治宇在访谈中所说:"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而认知需要穿越牛熊的勇气。"这只基金的价值,或许不在于它能带来多少短期暴利,而在于它教会投资者:在浮躁的市场中,如何像匠人打磨玉石般,耐心等待价值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