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涨价潮与算力需求共振,半导体板块正成为震荡市场中一抹亮色。
半导体硅片概念股持续走强,成为近期科技板块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9月24日,神工股份、江丰电子、兴福电子、TCL中环、北方华创、立昂微等相关概念股纷纷涨停,板块总市值达20.98万亿元的A股芯片概念股集体“沸腾”。
这一轮行情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是半导体硅片涨价预期愈演愈烈和算力主题投资热情高涨的双重驱动。
01 硅片涨价潮:全球供需格局生变
海外硅片巨头股价大幅上涨,释放出行业重要信号。环球晶圆股价创下历史新高,胜高、合晶、世创等国际大厂股价集体飙升,普遍涨幅超30%。
供需矛盾激化是涨价的核心原因。随着全球晶圆厂持续扩能,叠加新能源汽车、AI算力、物联网等领域对高端芯片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半导体硅片供应紧张态势进一步加剧。
机构普遍预测,2025年,12英寸硅片价格可能再涨10%-15%,8英寸硅片涨幅或突破20%。这一预期为相关企业带来了业绩增长的想象空间。
02 算力主题:AI驱动半导体需求重构
算力主题指数的发布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相关板块热度明显上升。AI芯片需求持续增长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助推力。
高盛近期将中芯国际H股目标价从73.1港元上调至83.5港元,将A股目标价从160.1元上调至182.8元。高盛认为,中国AI芯片的长期需求增长前景更加明朗,中芯国际等国内领先代工厂将受益于此。
随着中国云服务提供商增加资本支出预算以及AI终端应用日益丰富,对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不仅推动高端芯片发展,也为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带来新机遇。
03 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加速进行
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国际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投资者看好国产替代带来的长期增长潜力。
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领导者,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多家晶圆厂,被视作技术自主可控的核心载体。随着国产EDA、光刻胶、刻蚀设备验证通过,其未来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
在硅片领域,沪硅产业等国内企业已实现12英寸大硅片的规模化量产,并进入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核心大厂供应链。国产替代加速推进背景下,这些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运行,业绩弹性显著。
04 周期与成长:半导体的双重属性
半导体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周期回暖趋势。2024年以来,全球半导体市场强劲复苏,行业步入上行周期。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半导体市场增长至1660亿美元,较第二季度增长10.7%。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将增长12.5%,达到6870亿美元。
这一轮复苏具有结构性特征。以AI服务器、高端手机为代表的领域需求旺盛,但消费电子整体复苏力度仍显温和。不同细分领域的公司业绩表现可能出现显著分化。
05 历史经验表明,硅片涨价周期往往催生产业链龙头股价飙升
2016-2018年涨价周期中,沪硅产业、中环股份股价涨幅超500%;2021年芯片短缺潮中,立昂微、神工股份等硅片概念股走出翻倍行情。
随着国内硅片企业技术进步和产能释放,半导体板块能否成为点燃科技牛行的火种,值得持续关注。
#买芯片选科创#
#半导体周期上行:产业链股持续活跃#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联接人民币(QDII)C(OTCFUND|00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