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有特色的基金公司,集体开始发力ETF。
兴证全球基金
兴证全球基金是主动权益为特色的基金公司代表,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基金经理。公司此前一直也是重点发展主动权益产品,产品数量也不多,不会通过不断新发产品来做大规模,业绩较好的同时规模控制相对较好,所以口碑较好。
公司在指数基金也有布局,不过数量偏少,长期只有一个沪深300指数增强,后来发了一个中证800指数增强,还设计成6个月持有期的产品。近一年兴证全球基金也加强了布局,发行了中证A500、中证沪港深300、中证沪港深500的指数增强。
大家也能看出来,清一色的指数增强,清一色的核心宽基指数,在布局上也是很有特色的,做核心的宽基指数,做指数增强,跟主动权益不冲突,都是在争取超额收益。
9月25日,兴证全球基金上报了沪深300质量ETF,首次涉足ETF领域,选的是策略指数,同样是在核心的宽基指数上做增强的思路,也算是一脉相承了,如果接下来一直是这个路子,会很有特色,跟主动权益放一起,殊途同归。
交银施罗德基金
交银施罗德基金也是凭借主动权益收获大量关注的基金公司,公司一直也有布局指数基金,不过比较克制,产品数量不算多,ETF早就有,但是2个在2009年和2011年发行的老产品,跟踪的指数(上证180公司治理、深证300价值)都可以算是冷门指数。
不过单纯从思路来看,交银施罗德基金跟兴证全球基金差不多,也不做基础的指数,都是想要超越主流宽基指数。
9月29日,交银施罗德基金上报了跟踪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指数的ETF,时隔14年再次开搞ETF布局,还是一脉相承的思路,选的这个指数同样是想有所超额的。
新华基金
虽然名气不如前两家那么大,新华基金在历史上也是主打主动权益投资的基金公司,并且取得过比较好的业绩。新华基金也是有“三剑客”的,王卫东、崔建波、曹名长。
前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不过在国资股东入主之后,情况在逐渐变好。
此前,新华基金在指数基金布局也是比较早的,不过产品数量也不多,以指数增强和行业/主题指数基金为主,目前有3只ETF,分别跟踪中证A50、中证红利低波动、中证云计算50指数。
近期公司董事长银国宏在接受媒体专访的时候表示:
“新华基金会积极拥抱行业发展趋势,融入ETF生态圈”。
可以预见,接下来新华基金同样会发力ETF业务。大股东金融街证券同样在发力ETF业务,协同发展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几家公司集体拥抱趋势,但就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克制的,并没有All in的疯狂举动,还是结合自身优势来拓展业务的,至于结果,还要等多年以后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