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物业管理行业正加速智能化转型。10月21日,澎湃新闻获悉,碧桂园服务(06098.HK)自主研发的清洁机器人已正式启动量产,年内产量将突破1000台,明年这一数字有望提升至万台以上,同时公司计划开启外部商业化探索。
碧桂园服务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官赵晓光指出,这是国内首个专为住宅项目场景设计的清洁机器人。他表示,由于市场上现有的通用机器人难以适配住宅社区的清洁需求,碧桂园服务因此决定自主研发。截至目前,该清洁机器人已在广东广州、北京、上海及辽宁大连等城市的17个项目中投入使用,累计部署超130台。
关于未来市场需求,碧桂园服务总裁徐彬淮介绍,通过对公司管理的8000多个项目进行梳理,其自身对清洁机器人的需求量约为3万台;结合公司在物业服务市场约3%的份额估算,行业整体需求或达百万台以上。徐彬淮进一步测算,若按清洁机器人三年的保守寿命周期及产品迭代速度,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元级别。
以广州盈禧花园项目为例,该项目包含7栋住宅楼,物业服务面积17.34万平方米。此前配备7名保洁人员,每人负责一栋楼;如今调整为5名保洁人员与4台清洁机器人协同作业。碧桂园服务称,此举不仅节省了人力,还增加了保洁工作时长,清洁频次提升三次,业主满意度相应提高。首席财务官黄鹏透露,经过一年多的测试,现场边际运营效益已提升20%-30%。
据介绍,过去数年碧桂园服务每年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领域投入约5亿元,涵盖硬件设备研发与数字化生态体系建设。公司专门开发了物业机器人管理运营及工单调度平台,实现机器人与保洁、巡逻等人员在统一平台下的工单协同,推动人机高效配合。针对人机协作及机器人运营形成的新生产关系,公司对传统保洁岗位进行了重新分工与定岗,通过分级培训、认证考核及激励机制,培养“机器人管理员”等新角色,系统性提升机器人运营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清洁机器人的核心壁垒并非机器硬件本身。物业公司通过丰富的服务场景积累了大量数据,包括空间布局、公区障碍物与垃圾信息、语义数据等,为机器人硬件定制、模型训练及现场调试提供了关键支持,使设备与实际场景的适配性更强。
来源:澎湃新闻
#高盛看多A股:慢牛正形成 还有约30%上涨空间##黄金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什么信号##CPO、PCB大反攻!行情空间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