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午后,A股三大指数延续调整态势,科技赛道表现疲软,机器人指数ETF(560770)当日下跌0.82%。其成分股中,绿的谐波、云天励飞跌幅超1%,汇川技术、机器人、双环传动、中控技术等走弱,而石头科技、巨轮智能逆势上涨。
从近期行情看,机器人板块整体呈现震荡走势。具体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1月7日期间,其追踪的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CSI)下跌8.83%,不仅跑输同期上涨2.96%的上证指数,也略逊于同期微跌0.93%的创业板指。
尽管板块短期调整,但资金面却显现出逆势流入特征。据iFind数据,机器人指数ETF(560770)已连续14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近6亿元;年初至今,其基金份额增幅达160.04%,最新规模突破24.68亿元。
11月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迎来多重政策与技术催化。据证券时报报道,11月5日2025年小鹏科技日活动上,小鹏发布人形机器人IRON,其具备骨骼—肌肉—皮肤仿生结构(含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头部3D曲面显示、灵动双肩及22个自由度灵巧手,技术接近“以假乱真”,小鹏计划2026年底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规模量产。受此消息提振,截至11月11日14:00,小鹏汽车-W股价上涨15.87%。
订单层面,据每日经济新闻11月4日消息,优必选近期中标四川自贡人形机器人项目,采购金额1.59亿元;中标产品为Walker S2,这是继9月拿下2.5亿元订单后,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的第二大订单。海外方面,据封面新闻报道,11月7日特斯拉股东大会上,特斯拉公布多项未来规划,包括累计交付2000万辆汽车、销售100万台“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及实现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营等目标。
市场前景方面,据GGII与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5.62亿元,预计2025年至2030年市场规模将从63.39亿元增至642.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8.90%。高盛最新研报指出,国内9家机器人供应链企业目前尚未获得大规模确定性订单,正处于“抢跑”阶段,为2026年下半年可能开启的人形机器人量产做积极产能布局。
中信建投研报分析,当前大盘突破4000点后,指数仍震荡上行但涨幅趋缓,经济基本面改善或新兴产业业绩释放有望消化偏高估值。在此阶段,市场或酝酿风格切换,估值高企且增速预期下调的板块可能面临阶段性调整压力。
数据显示,机器人指数ETF(560770)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中证指数官网信息显示,该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包括汇川技术、科大讯飞、大华股份等企业。从申万三级行业分布看,前三大行业依次为工控装备(占比20%)、机器人(14%)、横向通用软件(9%),覆盖了机器人产业链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及下游系统集成全环节。
东莞证券指出,在政策、技术与资本多重驱动下,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处在产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机器人迎新催化:马斯克将开专题会#
#“反内卷”会成为A股行情新主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