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赛道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资本狂热。近日,马斯克斥资约10亿美元增持特斯拉股票,加倍押注人工智能计划,消息提振美股市场。9月16日,宇树科技发布最新开源模型,机器人概念股当日上涨近5%。IT桔子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机器人领域融资额达232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209亿元总和。
“朱啸虎还是退早了。”近期不少投资人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达类似观点。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今年3月公开“泼冷水”后,行业争议不断,不过半年时间,外界观感已180度大转弯。7月以来融资节奏加快,平均每1.5-2天就有一起人形机器人投资事件。宇树科技成“当红炸子鸡”,7月单次融资7亿元,中国移动、雷军(顺为资本)、腾讯等巨头入局,估值涨至120亿元,目前已开启上市辅导。
首程控股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康雨称,预计明年会有3-4家企业实现上市或进入辅导期,进度超预期。其公司2024年至今已投近20家机器人企业,包括宇树科技等。康雨表示,2024年投资时未料资本跟进如此快,上市节奏明显加快。
资本热的背后,企业感受存在温差。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王潜指出,美国具身公司Figure AI估值约390亿美元,Physical Intelligence约24亿美元,而中国头部公司估值仅几十亿人民币,差距显著。他认为中美技术水平相当,中国有供应链优势,估值不该如此悬殊。穹彻智能联合创始人卢策吾也提到,机器人行业需巨额研发投入,但国内资金不如美国充裕,导致技术验证更谨慎。
不过也有投资人认为,中美估值差异或为短期时间错配,长期或拉平。王晟指出,当前资本集中在头部,90%-95%企业难获资金,“市场钱还很少,只是集中在极个别企业”。康雨则认为,非头部企业仍有机会,机器人赛道如马拉松,目前刚跑1公里,相对领先不代表最终领先。
康雨分享“三连跳”感受:前年大会人形机少,去年多为静态原型机,今年则“好动”,运控能力、智能性提升。她预计明年会有更多轻量、强运控机器人,且或成应用资本盛宴。康雨称,机器人突破将从单点开始,零售、医疗、工业危险场景或率先落地,长期空间或超新能源汽车,成为基础品和基础设施。
王晟则强调,企业上市后仍需持续融资,融资能力是未来最大考验,创始人需应对技术范式、产业需求变化,这波或将涌现最优秀创始人。
#新能源集体回暖!怎么投?#
#中国下半年将掀起人形机器人应用热潮#